2014四川高考作文,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admin82025-03-29 15:53:18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4四川高考作文,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题目解析

1. 核心立意

  • “站起来”的象征意义:材料中的“站起来”并非仅指肢体站立,而是强调人在精神、能力、品格等层面的自立与强大,如思想独立、经济自主、品德完善、人格健全等。
  • 条件关系:材料为必要条件复句,强调“站起来”是“世界属于他”的前提。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立,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世界的归属感。
  • 2. 写作方向

  • 个人层面:可通过历史人物(如司马迁、史铁生)、名言警句(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阐述自强不息、直面逆境的重要性。
  • 集体与国家层面:联系民族独立(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科技成就(如两弹一星)等,探讨自立对集体尊严与国家地位的意义。
  • 批判与反思:部分考生反向立意,指出“跪着”的现象(如依赖心理、道德缺失),呼吁精神觉醒。
  • 3. 争议与评价

  • 优点:审题难度低,贴近现实,倡导积极人生观。
  • 不足:材料表述存在语法争议(如主谓逻辑),且主题略显空泛,易导致内容雷同或泛泛而谈。
  • 高分范文示例

    《站立:生命与时代的对话》

    片段

    2014四川高考作文,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 春日的草地上,孩童挣脱母亲怀抱迈出第一步,世界从此为他展开;夏日的书柜前,少年攀梯取书,文学之门因站立而开启。人的两次站立,一次是本能,一次是心智,前者赋予探索世界的勇气,后者奠定对话世界的底蕴。

    > 梁漱溟言,人生需解决“物我、人我、心我”三重问题。当物质丰裕却精神缺钙时,“站起来”更需直面内心——如舒婷笔下木棉不攀援、不依附,以独立姿态与橡树并肩而立。

    > 从勾践卧薪尝胆到焦裕禄扎根兰考,从霍金轮椅上的宇宙到袁隆平稻田里的梦想,站立者以行动定义世界归属。而今日青年,若仅匍匐于分数与功利,又如何撑起更高远的天穹?

    点评

  • 结构清晰:以个人成长隐喻精神觉醒,结合历史与现实案例,层层递进。
  • 思辨性:辩证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引用名言增强说服力。
  • 语言生动:比喻(如“精神缺钙”)、排比(如“从……到……”)等修辞丰富表达。
  • 零分作文警示

    反例

    > 《自由比拥有世界更重要》

    > 文中列举林昭、杨佳等敏感事件,抨击社会不公,语言偏激,脱离材料核心。

    > 《拍案惊起交卷去》

    > 以戏谑口吻调侃题目,内容空洞且充斥网络用语(如“尼玛”“坑爹”),违背严肃写作要求。

    教训

  • 紧扣材料:避免脱离“自立与归属”的逻辑链条。
  • 价值观正向:批判需有理有据,不可情绪化或触碰敏感话题。
  • 总结与建议

    1. 高分关键:结合个人经历与宏大叙事,凸显“站立”对个体与时代的双重意义。

    2. 避雷指南:避免空谈“坚强”“成功”,需具体分析“如何站”与“为何属”的关联。

    3. 素材积累:多引用经典(如《致橡树》)、时事(如科技自立),增强论证深度。

    如需更多范文或解析,可参考来源网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