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一年级班级的班务工作计划,结合学生特点和管理重点,分为常规管理、习惯培养、家校合作等方面,供参考:
一、常规管理重点
1. 班级制度建设
制定班级公约:与学生共同制定简单易懂的规则(如“轻声慢步”“举手发言”),通过贴画、小红旗等奖励机制激励遵守。
卫生管理:实行“个人卫生监督+值日生责任制”,每日检查桌椅、书包整理情况,评选“卫生小标兵”。
2. 纪律与安全
课堂纪律:通过口令训练(如“小眼睛看老师”)、小组竞赛培养专注力。
安全教育:每周开展1次安全主题班会(如防踩踏、课间活动安全),结合情景模拟强化意识。
二、习惯培养策略
1. 行为习惯
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礼仪打卡”“排队快静齐”等活动规范言行。
设立“每日之星”评比,从纪律、作业、劳动等方面进行积分,每月兑换奖励。
2. 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统一文具摆放要求(书本左上角、铅笔盒右侧),课代表课前检查。
作业管理:推行“作业日日清”,利用班级群公示完成情况,对困难学生一对一辅导。
三、家校协同计划
1. 沟通机制
每月1次家长会,重点反馈班级共性问题及解决策略。
建立班级微信群,每日分享学生课堂表现照片或短视频,增强家长参与感。
2. 活动联动
组织亲子阅读打卡,每周推荐1本绘本,家长记录阅读心得。
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分享职业故事或特长(如消防员、医生)。
四、班级活动安排(以学期为单位)
| 月份 | 主题活动 | 目标 |
||--|-|
| 3月 | 学雷锋日(校园捡垃圾)、植树节盆栽种植 | 培养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
| 4月 | 清明节故事会、春游观察自然笔记 | 融合传统文化与自然教育 |
| 5月 | 劳动技能赛(系鞋带、整理书包)、母亲节贺卡 | 强化生活技能与感恩教育 |

| 6月 | 儿童节文艺展示、期末评优(全能小达人) | 增强自信与集体荣誉感 |
五、特殊学生关怀
学困生帮扶:成立“一对一学习伙伴”,优生带动后进生,教师每周单独反馈进步。
心理疏导:设置“心情树洞角”,学生可通过绘画或贴纸表达情绪,班主任定期回访。
实施要点:
1. 计划需根据学生实际动态调整,每月末总结成效与不足。
2. 注重趣味性,多用儿歌、游戏等形式渗透规则教育(如排队儿歌“小火车,呜呜叫”)。
以上计划可根据学校具体要求细化,重点在于通过规则内化、家校协作和活动浸润,帮助一年级学生平稳过渡幼小衔接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