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快乐
春风轻轻吹拂,天空蓝得透亮,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我和好朋友小明、小丽约好去公园的草坪上放风筝。
一到公园,我们就看到天空中飞舞着各种风筝:红色的“金鱼”摆着尾巴,好像在云朵里游泳;威武的“老鹰”展翅盘旋,仿佛在寻找猎物;最有趣的是那条长长的“蜈蚣”,扭动着身子,像在跳一支滑稽的舞。
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燕子”风筝。小明双手托着风筝,我拉着线轴,边跑边喊:“三、二、一,放!”小明用力一抛,我立刻迎着风奔跑起来。风筝摇摇晃晃地升空,像喝醉了酒似的,突然一个跟头栽了下来。小丽急得直跺脚:“线放太快啦!要慢慢来!”
第二次尝试时,我吸取教训,一手握紧线轴,一手轻轻拉扯,让风筝顺着风势一点点往上飞。小明在旁边指挥:“快跑!再放线!”终于,“燕子”展开翅膀,乘着风越飞越高,最后变成一个小黑点,几乎要碰到白云了。小丽兴奋地拍手:“成功了!它比‘老鹰’飞得还高呢!”
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的“三角形”风筝也升上了天,他的爸爸妈妈在一旁笑着鼓掌。我望着自己的“燕子”,心想:原来放风筝不仅要用力气,还要有耐心啊!
傍晚,夕阳染红了天空,我们依依不舍地收线回家。风筝载着我们的笑声,飘进了春天的记忆里……
写作思路解析
1. 结构清晰:按“环境描写—放风筝过程—感悟”展开,符合三年级叙事作文的要求。
2. 动作细节:如“托”“抛”“拉扯”等动词,生动展现放风筝的场景。
3. 比喻与想象:将风筝比作“醉汉”“跳舞的蜈蚣”,增加趣味性。
4. 主题升华:通过失败与成功的对比,引出“耐心”的道理,深化主题。
参考范文来源:网页30的写作指导、网页46的场景描写、网页58的互动细节等,综合多篇素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