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卷(大纲版)
题目:同学关系
内容:围绕高中阶段的同学关系展开,引用调查数据(60%满意、36%一般、4%不满意),分析关系紧张的原因(如自我意识过强、性格不合、竞争激烈等),并探讨如何增进友好关系。
适用省份: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河北、黑龙江、海南、吉林等。
二、新课标卷
题目:经验与勇气
材料:一位年轻工匠切割有裂缝的宝石,老工匠感叹“经验与勇气缺一不可”。要求结合材料写作。
适用省份:河南、陕西、山西、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三、北京卷
题目: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
材料:科学家与文学家讨论“如果爱迪生来到21世纪,手机是否让他感到新奇”,需自拟标题,探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四、上海卷
题目:更重要的事
要求:围绕“人们常努力做自认为重要的事,但世界上似乎总有更重要的事”这一现象展开思考,自选角度写作。
五、浙江卷
题目:三句话看青春
材料:引用丰子恺、英国作家、美国作家关于“童心与成长”的三句话,要求考生分析青春的本质与意义。
六、江苏卷
题目:探险者与蝴蝶
材料:探险者因点燃蜡烛惊扰蝴蝶,引发对“细微行为影响环境”的思考,需自定主题。
七、辽宁卷
题目:沙子与珍珠
材料:老人通过扔沙子和珍珠的对比,揭示“唯有成为珍珠才能被认可”的哲理,要求结合材料写作。
八、湖北卷
题目:上善若水任方圆
材料:以牛奶方盒、矿泉水圆瓶等容器为引子,结合古诗“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探讨人生中的方圆之道。
九、广东卷
题目:捐助
材料:富翁捐助三个贫困家庭的不同反应(感激接受、犹豫接受、拒绝施舍),要求分析慈善行为的本质与社会意义。
十、山东卷
题目:以“莫言”为材料自拟标题
材料:围绕《咬文嚼字》杂志为莫言等作家纠错的事件,讨论“接受批评与自我完善”的主题。
其他地区(简要)
特点与启示
2013年作文题普遍注重材料分析与思辨能力,例如通过寓言(如沙子与珍珠)、科技反思(如爱迪生与手机)、社会现象(如同学关系)等引导考生联系现实,展开多维度思考。部分题目(如北京卷)还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跨界视角,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时代性和开放性。
如需查看完整题目或具体要求,可参考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原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