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浪潮中,基层党支部始终是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以某公路管理分局党支部为例,其通过“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模式,连续多年实现党员零违纪、群众零投诉的优异成绩,成为行业内标杆。这一成就背后,是其在思想建设、组织管理、服务创新等多维度的系统性探索与实践,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一、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建设是党支部工作的灵魂。该支部建立“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机制,每月组织专题学习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行业政策相结合。例如,通过“微党课擂台赛”形式,让党员轮流担任主讲人,结合公路养护案例解读“两山理论”,使抽象理论具象化。
同时创新教育载体,开发“红色驿站”移动学习平台,整合党史故事、警示案例等资源库。2023年数据显示,平台日活率达92%,党员人均学习时长同比提升40%。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有效破解了野外作业党员学习碎片化难题。
二、优化组织管理
标准化建设是提升组织力的关键。支部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将参会率、志愿服务等细化为5大类20项指标,实行季度公示制度。如表1所示,实施两年后,党员活动参与率从78%跃升至95%,形成“比学赶超”良性竞争氛围。
指标 | 2022年 | 2024年 |
---|---|---|
月度参会率 | 78% | 95% |
志愿服务时长 | 12小时/年 | 36小时/年 |
在决策机制上,创新“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涉及重大工程招标、人事调整等事项时,先由支委会提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代表决议,过程与结果双公开。此机制使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有效防范廉洁风险。
三、创新服务模式
将党建工作转化为服务效能,创建“党员责任区”制度。每名党员承包3-5公里路段,设置“党员示范岗”标牌,公开承诺养护标准。统计显示,责任区路段优良率较普通路段高15个百分点,群众投诉率下降80%。
在乡村振兴中,支部牵头成立“助农服务队”,利用公路行业优势开展特色帮扶。如帮助沿线村庄建设生态停车场12处,培训乡村物流人才200余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超千万元。这种精准化服务模式,被省委组织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四、深化廉政建设
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通过廉政家访、工程审计、群众评议形成闭环。2023年开展岗位廉洁风险排查,梳理出招标管理、资金拨付等5类高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23项,实现连续五年零违纪。
创新“清风课堂”教育形式,组织参观监狱警示教育基地、编排廉政小品《路》等。数据显示,此类沉浸式教育使党员干部廉洁认知度提升42%,家属助廉承诺书签订率达100%。
五、打造党建品牌
培育“筑路先锋”特色品牌,实施“五个一”工程:每季度一次技能比武、每半年一场道德讲堂、每年一项创新课题、每月一次志愿服务、每名党员结对一名群众。该品牌入选全国交通系统党建创新案例,相关经验在20余家单位复制推广。
与高校共建“智慧党建实验室”,研发AI党建助手、VR党史体验系统等。技术赋能使组织生活吸引力显著增强,青年党员参与率提高35%,相关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实践证明,优秀党支部建设需要系统化思维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未来可重点探索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党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党员行为精准画像;二是深化“党建+产业链”融合模式;三是建立跨区域党建联盟机制。这些方向将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