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是员的终身课题,也是永葆政治本色、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保障。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我对党性修养的认识体会如下:
一、理论修养是党性锤炼的根基
党性修养的核心在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修养不仅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更是指导实践、破解难题的“指南针”。例如,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平衡市场规律与人民利益?唯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确保改革方向不偏航。这要求我们既要“读原著、学原文”,更要“悟原理、践真知”,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二、宗旨意识是党性修养的灵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在基层调研中,我深切体会到:群众的急难愁盼往往体现在细微处,如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衔接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破除“官本位”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内化为行动自觉。例如,某地通过“党员联户”机制,建立群众需求清单,精准解决民生问题。这种实践启示我们,宗旨意识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具体行动中。
三、实践锻炼是党性提升的关键
党性修养需要在实践中淬炼。正如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既锤炼了攻坚克难的意志,也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认知。当前面对科技创新“卡脖子”难题,更需要发扬“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例如,某科研团队党员带头攻关关键技术,将组织生活开到实验室,以党性引领创新突破。这启示我们:越是复杂环境,越需将党性修养融入岗位实践,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彰显担当。
四、纪律规矩是党性原则的底线
严守党的纪律是党性修养的刚性要求。新修订的《中国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划出“红线”,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关乎党的团结统一。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理想信念滑坡往往始于纪律意识松懈。例如,某领导干部因忽视“八小时外”的自我约束,逐步滑向违纪深渊。这警示我们:纪律修养需从日常小节抓起,做到“慎独慎微”,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
五、终身修养是党性升华的路径
党性修养具有长期性、动态性。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化挑战,必须保持“赶考”的清醒。通过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我深刻认识到: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党性修养的教科书。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境界,新时代楷模黄文秀、张桂梅的奉献品格,都诠释了党性修养的崇高境界。这要求我们建立“常态化学习+周期性自查”机制,将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
总结与展望:加强党性修养需把握“四个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继承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个人自律与组织监督相统一。未来,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锤炼政治品格,努力成为新时代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