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style {
width: 10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argin: 20px 0;
table-style th, .table-style td {
border: 1px solid ddd;
padding: 12px;
text-align: left;
table-style th {
background-color: f2f2f2;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持续强化政治监督、纪律教育和制度约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本文从责任体系、教育机制、监督网络、风险防控及作风建设五大维度,系统总结全年工作成效与实践经验。
一、责任体系构建:层层压实“一岗双责”
本年度全面推行“三级责任清单”制度,构建“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班子成员分管责任”的立体化责任框架。党委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工作12次,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规范性文件8项,明确党委书记“四个亲自”要求(亲自部署、过问、协调、督办)。
在责任传导方面,创新实施“双向承诺”机制,组织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246份,覆盖率达100%。通过“季度汇报+年度考核”模式,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权重提升至25%,实现“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责任主体 | 核心职责 | 量化指标 |
---|---|---|
党委班子 | 统筹规划、制度设计 | 年度专题研究≥4次 |
班子成员 | 分管领域风险防控 | 廉政谈话≥20人次/年 |
基层支部 | 日常教育监督 | 主题党日廉洁教育≥6次 |
二、教育机制创新:筑牢思想防线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全年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8场次,覆盖党员干部1.2万人次。重点组织学习新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创新开展“以案五说”(说纪、说法、说德、说责、说害)专题讨论,选取本地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3部,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效果。
在文化浸润方面,打造“清风”系列品牌工程,建成廉政文化长廊12处,举办廉洁书画展、家风故事会等主题活动26场。特别是针对年轻干部推出“青廉成长计划”,通过“入职第一课”“廉政导师制”等举措,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三、监督机制完善:织密防控网络
建立“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双轮驱动模式,全年开展“三重一大”决策专项督查5轮,发现问题线索23条。运用“智慧监督”平台实现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8类数据实时监测,异常消费预警准确率达92%。
在群众监督方面,创新设立“清风观察员”制度,聘请离退休干部、企业代表等担任监督员56名。通过“码上监督”平台接收信访举报38件,办结率达97.3%,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建立典型问题“双公开”机制,既公开处理结果,又公开整改措施,形成监督闭环。
四、风险防控深化:扎紧制度笼子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42张,识别高风险岗位67个。在采购招标环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全年节约财政资金3200万元;在人事管理方面建立“三必核”制度(档案必核、信访必核、个人事项必核),否决问题干部提拔3人次。
强化制度执行力评估,对近三年出台的15项廉政制度开展“回头看”,修订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制度5项。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针对苗头性问题发送提醒函46份,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1人次,占比达68%。
五、作风建设优化:培育新风正气
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查处违规吃喝、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12起。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全年蹲点调研86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5项。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行政审批时限压缩62%,群众满意度达98.7%。
在干部激励机制上,创新设立“廉洁效能奖”,将作风建设与绩效奖励直接挂钩。开展“清风标兵”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典型28人,形成“学廉、崇廉、守廉”的良好氛围。
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监督覆盖率仅78%)、制度执行温差(违规问题整改率89%)等短板。建议从三方面深化工作:一是构建“AI+监督”智能预警系统,实现风险防控精准化;二是开展“制度执行强化年”活动,建立交叉检查机制;三是实施“清风润心”工程,将廉洁教育纳入干部成长全周期。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需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持续完善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