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榜样5党员观后感,2025年《榜样9》观后感

admin82025-03-26 17:17:06

以下是对《榜样5》(2021年)和《榜样9》(2025年)的观后感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与榜样精神,分两部分阐述:

一、2021年《榜样5》观后感:抗疫精神与党员担当

《榜样5》聚焦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员在危机时刻的使命担当。通过典型人物和集体事迹,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1. 平凡中的伟大

节目中,无论是军医张西京连续84天奋战重症病房,还是快递小哥汪勇组织志愿者车队接送医护人员,都体现了“凡人英雄”的担当。正如篇一中提到,张西京以军人之责“与死神掰手腕”,而汪勇作为“生命摆渡人”,用行动证明“普通人也能成为时代的脊梁”。

2. 基层党员的坚守

社区书记杜云、藏族民警达娃仓决等基层工作者,用细致入微的服务筑牢抗疫防线。杜云“哭完接着再干”的坚韧,以及达娃仓决在高寒缺氧环境中坚守岗位的毅力,展现了基层党员“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

3. 精神传承与青年使命

节目中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抗疫精神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一脉相承。青年党员从中领悟到“信仰、奋斗、素质”的底色,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

二、2025年《榜样9》观后感:新时代的奋斗者群像

《榜样9》以新时代为背景,通过不同领域的榜样人物,展现中国人的精神谱系在当代的延续与创新。

1. 扎根基层的奉献者

范振喜用30年将负债村变为“塞北第一村”,林则银在社区治理中创新服务模式,体现了“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基层情怀。他们的事迹证明,党员的初心需“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

2. 科技与创新的先锋

覃大清带领团队攻克水电技术难题,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打破自动化码头技术垄断,彰显了“核心技术必须自己闯”的奋斗精神。他们的故事呼应了“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时代号召。

3. 守护生命的逆行者

钱素云在儿科医疗一线日行两万步,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在雪域高原用生命巡逻。这些事迹传递了“守护”的力量——无论是生命还是国土,党员始终是“最坚实的屏障”。

4. 精神共鸣与青年启示

节目中,榜样们“用平凡书写不平凡”的坚持,让观众看到信仰的力量。青年一代从中领悟到:“榜样不是云端的神像,而是扎根泥土的种子”,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科技攻关等事业中躬身实践。

三、共同启示:榜样的力量与精神传承

1. 信仰为基,行动为实

无论是抗疫战场还是乡村振兴,榜样的核心动力源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信仰。正如《榜样5》中“夜阑卧听萧萧竹”的为民初心,以及《榜样9》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精神,信仰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

2. 时代虽变,精神永恒

从抗疫精神到新时代奋斗精神,中国人的精神谱系始终与时俱进。这种精神既是历史的延续(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也是未来的指引(如科技创新、生态保护)。

3. 青年担当与未来使命

两档节目均强调青年党员的责任:在《榜样5》中,大学生以抗疫实践磨砺成长;在《榜样9》中,青年党员从边防战士、科技工作者身上汲取力量,成为“时代的微尘,汇聚成照亮民族复兴的光束”。

总结

《榜样5》与《榜样9》虽相隔数年,但共同诠释了中国人“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危机时刻的挺身而出,还是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榜样精神始终是激励党员砥砺前行的火炬。正如《榜样9》中所言:“每个员都是时代的微尘,但无数微尘汇聚成的光束,终将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2021榜样5党员观后感,2025年《榜样9》观后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