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方案的综合性范本,结合国家规范及实际工程案例整理,适用于城市污水管网新建、改扩建项目,涵盖施工流程、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一、编制依据
1. 技术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地方性技术标准(如《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29-76-2004)
2. 政策文件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建城〔2024〕18号)
二、施工工艺流程
1. 总体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基底处理→管道敷设→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回填夯实→路面恢复
2. 分项流程
土方施工
放坡要求:槽深<3米时坡度1:0.33,≥3米时1:0.5,工作面宽度按管径确定(DN1000管单侧宽度0.8米)。
开挖方式: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清底,基底预留200mm人工清理。
管道安装
混凝土管: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安装前清理承插口,涂抹非油质润滑剂,确保胶圈无扭曲。
UPVC管:砂垫层基础(厚度≥200mm),热熔连接时控制温度(0~60℃)。
检查井施工
砌筑要求:砖缝饱满,内外抹面压光,流槽与管径对齐,井盖安装后与路面平齐。
新型材料:推广混凝土现浇或成品检查井,逐步淘汰砖砌井。
三、关键技术措施
1. 深基坑支护
深度>5米时采用钢板桩支护,配合横向支撑(槽钢或木枋)。
地下水控制:采用井点降水或明排,防止基底泡水。
2. 管道接口与基础处理
柔性接口:橡胶圈压缩率控制在35%~45%,安装后回弹量≤3mm。
砂石基础:承插管支承角2α=90°,管道腋角部位用中粗砂填充密实。
3. 闭水试验

试验条件:管道回填前,上游水头≤管顶内壁+2米,保压30分钟无渗漏。
允许渗水量:DN1000管≤1.7m³/(24h·km)。
四、质量控制要点
1. 材料验收
管材:检查出厂合格证、环刚度(SN8以上),UPVC管需进行抗冲击试验。
橡胶圈:抽检硬度(邵氏45~55度)、抗拉强度(≥16MPa)。
2. 施工过程控制
高程偏差:±10mm,中心线偏移≤10mm。
回填质量:分层夯实(每层≤300mm),胸腔部位采用中粗砂,密实度≥95%。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 交通组织
分段封闭施工,预留临时通道,设置警示标志与夜间照明。
2. 环保措施

扬尘控制:开挖土方覆盖防尘网,洒水降尘,渣土车密闭运输。
噪音管理:破碎作业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早8点至晚9点)。
3. 应急预案
坍塌处理:配备应急支撑材料(钢板桩、砂袋),人员疏散通道明确。
六、运维与验收要求
1. 长效运维机制
推行“厂网一体”专业化运维,建立按效付费体系,定期排查管网渗漏。
2. 验收标准
资料归档:隐蔽工程影像记录、闭水试验报告、材料检测报告。
附件:参考模板目录
1. 工程概况(含地质条件、管线布置)
2. 施工部署(人员、机械、进度计划)
3. 专项方案(深基坑、顶管、闭水试验)
4.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5. 应急预案及环保措施
数据来源与扩展阅读
工艺流程及技术细节参考网页1、网页17;
深基坑支护及交通组织参考网页47;
政策要求及运维机制依据网页49。
如需完整方案模板或具体工程案例,可进一步查阅《市政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GB 50268-2008)或地方性施工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