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教案

admin102025-03-29 15:53:21

以下是关于《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设计,结合多份参考资源整理而成,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中阶段: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认识基本情绪类型(喜、怒、哀、惧)及其表现形式。
  • 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 2. 能力目标

  • 学会通过表情、语言、行为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 掌握情绪管理策略(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理性思考等)并实践应用。
  • 3. 情感目标

  • 悦纳自身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增强人际交往中的同理心,减少冲突。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情绪的分类与作用,情绪管理方法(如ABC理论、合理宣泄等)。
  • 难点
  • 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为,正确处理负面情绪。
  •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

  • 情绪表情图片(喜、怒、哀、惧)或绘本《情绪小怪兽》素材。
  • 音乐《幸福拍手歌》《甩葱歌》等。
  • 情景案例卡片(如考试失利、朋友矛盾等)。
  • 2. 分组:4-6人小组,便于讨论与角色扮演。

    四、活动流程

    1. 暖身导入:感知情绪多样性(10分钟)

  • 活动设计
  • 游戏“抓到幸运”:学生随机抓取不同颜色的豆子(红豆代表幸运,绿豆代表挑战),分享抓取时的心情(紧张、期待、失望等)。
  • 教师提问:“当你开心/生气时,身体会有哪些反应?”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绪。
  • 2. 情绪认知:识别与分类(15分钟)

  • 活动设计
  • 图片/绘本分析:展示《情绪小怪兽》中不同颜色的情绪形象,讨论颜色与情绪的关联(如红色=愤怒,蓝色=悲伤)。
  • 小组任务:将情景案例卡片分类到“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并说明理由(如“考试进步”→喜悦;“被误解”→愤怒)。
  • 3. 情绪管理策略学习(20分钟)

  • 活动设计
  • 情景模拟:分组表演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如“朋友拿走玩具”场景),尝试使用深呼吸、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 ABC理论讲解
  • A(事件):数学考试60分。
  • B(想法):“我太笨了” vs “下次努力就能进步”。
  • C(结果):消极(自责) vs 积极(行动)。
  • 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并列举“化解情绪小妙招”(如运动、写日记、听音乐)。
  • 4. 实践与反思(10分钟)

  • 活动设计
  • 情绪脸谱涂色:学生绘制最近经历的情绪脸谱,用颜色标注并分享应对经验。
  • 教师总结
  • 情绪无好坏,关键在于如何管理。
  • 长期消极情绪可能影响健康,需主动调节。
  •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集体活动:合唱《幸福拍手歌》,强化积极情绪体验。
  • 课后任务:记录一周情绪变化,尝试用所学方法调节负面情绪。
  • 推荐资源:绘本《菲菲生气了》《我的情绪管理》。
  • 五、教学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教案

  • 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与策略应用能力。
  • 结合课后情绪记录表,评估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 六、注意事项

  • 低年级学生可增加游戏和绘本环节,高年级可深入探讨理性情绪疗法。
  • 鼓励开放、非评判的课堂氛围,避免学生因分享负面情绪感到压力。
  •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能在互动中理解情绪的本质,掌握实用调节技巧,最终实现“我的情绪我做主”的目标。更多案例和活动可参考中的详细方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