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总务工作是保障教育教学高效运转的基石,作为总务主任,需以服务为本、管理为纲,在繁杂事务中寻找系统性解决方案。过去一年,我们围绕“精细化服务、动态化管控、前瞻性规划”三大原则,构建起覆盖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安全卫生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并通过数据化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下从六个核心维度总结总务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优化后勤保障
本年度完成水电维修作业超1.2万次,建立“线上报修+线下响应”双通道机制,平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重点改造老校区主水管网和电路系统,解决多年渗漏及电压不稳问题,教学区照明设备更新率达95%。
针对极端天气制定《校舍应急维护预案》,暑期完成3栋教学楼防水工程,冬季提前实施管道防冻处理。运动会、迎新等大型活动期间,组建20人专项保障组,实现场地布置、设备调试、物资调配的全链条协同。
资产管理升级
资产类别 | 清点数量 | 处置方式 |
---|---|---|
教学设备 | 2,385件 | 标签化管理 |
闲置资产 | 672件 | 跨校区调拨 |
引入RFID物联网技术建立动态资产数据库,实现扫码盘点。完成5个实验室设备生命周期评估,淘汰超期服役仪器37台,节省维护成本12万元。
筑牢安全防线
构建“三级巡查+智能监控”安防体系,每月组织消防演练,重点区域灭火器更新率100%。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工程,食材溯源系统覆盖率达90%,全年未发生食安事故。
建立《传染病防控响应机制》,储备应急物资3大类28项。疫情期间改造隔离观察室12间,配合完成全员核酸检测18次,获评市级卫生先进单位。
绿化美化创新
实施“四季景观”工程,新增垂直绿化墙300㎡,引进耐旱植物品种12类。组建学生护绿志愿队,开展“树木认养”活动,校园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2%。
建成雨水回收灌溉系统,节水率达35%。设置垃圾分类智能亭6处,可回收物分拣准确率提高至85%,获评省级绿色校园示范单位。
深化开源节流
推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安装智能电表58个,全年水电支出同比减少18.7%。通过废旧资产拍卖、场地出租等创收渠道增收65万元。
优化采购流程,建立20家优质供应商库,教学物资采购成本降低12%。推行无纸化办公,纸张消耗量同比下降43%。
未来发展方向
建议构建智慧后勤管理平台,集成报修、巡检、能耗监测等功能模块。探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校区能源自给率30%。
深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后勤服务操作手册》,建立服务质量KPI考核体系。强化校际资源协同,推动设备共享、人员交流的新模式。
总务工作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非消耗资源。通过系统性思维重构服务流程,以技术创新驱动管理变革,我们正从传统保障型后勤向智慧服务型后勤转型升级。未来将继续秉持“师生需求导向、数据决策支撑、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