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跨越时空的叙事和多元化的榜样故事,展现了中国百年奋斗历程与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以下是一篇结合节目核心内容的观后感范文(约500字),供参考:
理想照亮未来:传承与奋进的时代使命
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革命先辈、时代楷模和青年榜样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节目以建党百年为背景,串联起历史与当下的精神传承,让我深刻体会到:理想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灯塔,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石。
一、革命火种:信仰铸就的百年征程
节目以《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百年传承为引,讲述了李大钊、毛泽东等早期人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点燃中国革命的火种。当陈望道在翻译《宣言》时因专注而“蘸墨吃粽子”的故事重现时,我感受到真理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指引方向。蓝蒂裕烈士在牺牲前留给儿子的遗书中写道:“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这份对未来的期许,正是无数革命者用生命守护理想的缩影。
二、当代榜样:平凡中的伟大坚守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戍守边疆的故事令人动容。他的儿女在节目中承诺“守护祖国界碑”,让我明白“理想”可以是代代相传的使命。而张桂梅校长创办华坪女高、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的经历,则诠释了教育如何用知识改写命运。她说:“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这句话激励着每个在困境中坚持的人。奥运冠军杨倩、航天员聂海胜等榜样,更让我看到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担当。
三、科技强国:跨越时空的复兴之路
节目用“时光放映机”对比百年前后的中国:从上海火车南站的废墟到高铁飞驰,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圳从渔村到创新之城的蜕变,以及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风采,无不彰显科技与奋斗的力量。这些跨越时空的对比让我明白:今天的繁荣是一代代人用智慧与汗水铸就的接力棒。
四、青年担当:接续奋斗的使命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感责任重大。节目中“00后”奥运健儿陈芋汐、张家齐的拼搏精神,以及彭士禄院士“愿将此身长报国”的誓言,让我意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们不仅要传承红色基因,更要用创新思维回应时代课题,在科技、文化、生态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历史课,更是一堂人生课。它让我懂得:理想不是空谈,而是行动;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创造。正如节目所言,“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当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