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支部述职报告2024最新完整版

admin52025-03-27 10:52:17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的攻坚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责任落实,在强化政治功能、完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从理论武装、责任落实、组织建设、融合实践四个维度,系统梳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与经验启示。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基层党组织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三位一体”学习体系。通过建立党委中心组领学、支部主题党日研学、党员个人自学的联动机制,全年组织专题学习会47次,覆盖率达100%。在理论武装实践中,某市教育局党支部创新“红色讲坛+雨课堂”模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分解为12个专题模块,通过线上测试、线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使党员参学率提升至98%。

基层

党性教育注重沉浸式体验与常态化结合。多地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矩阵”,将革命遗址转化为实景课堂,开展“重走长征路”“对话老党员”等活动213场次。如某企业党支部建立“政治生日”制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赠送理论书籍等形式强化党员身份认同,相关经验被《党建研究》杂志专题报道。

二、压实责任链条,完善制度体系

基层

责任清单管理成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某市制定《党建工作三级责任清单》,将19项重点任务细化为78条具体指标,建立“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机制。全年开展专项督导36次,发现问题127项并全部整改。某乡镇党委创新“书记项目”认领制,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难题转化为书记领办项目,整改完成率达95%。

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激励约束并重。某省推行党建考核“双百分制”,将业务指标完成度与党建成效按5:5权重捆绑考核。对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12个支部给予项目资金倾斜,对排名末位的3名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某国企建立“党建积分银行”,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存储,积分结果与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三、夯实组织基础,激发队伍活力

组织建设呈现规范化、特色化双轮驱动趋势。某区实施党支部“达标创优”工程,制定组织生活、阵地建设等6类28项标准,推动89%的支部达到规范化要求。某学校党支部打造“党建+”品牌矩阵,形成“红色导师制”“学科攻坚队”等特色项目,其经验在教育部党建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

党员队伍管理突出分类施策。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某县实施“青苗计划”,从返乡创业青年中发展党员63名,培育“双带”能手42人。某互联网企业创设“云端党小组”,通过线上组织生活、VR情景教学等方式,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相关做法被《》专题报道。

四、深化融合实践,提升服务效能

党建与业务融合呈现多点突破态势。某市自然资源局建立“党建+项目攻坚”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完成12个重点地块征收,推动重大项目落地速度提升40%。在乡村振兴领域,某村党支部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集体经济收入从5万元增至82万元。

服务群众机制持续创新。某社区打造“红色物业”联盟,整合党员、业委会、物业三方力量,解决停车难、加装电梯等民生问题137件,群众满意度达96%。某医院开展“党员名医工作室”创建活动,组织专家党员开展基层义诊89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

当前基层党建仍存在理论学习实效性不足、新兴领域覆盖不全等短板。未来需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构建“智慧党建”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党员教育需求;二是完善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提升“两个覆盖”质量;三是建立党建创新容错机制,鼓励基层开展差异化探索。只有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推动基层党建从“达标合格”向“提质增效”跨越,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