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约水电,减少能源浪费
随手关灯、拔掉不使用的电器插头,避免待机能耗。
合理使用空调,夏季设置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减少碳排放。
缩短淋浴时间,修复漏水设备,收集废水用于冲厕或浇花。
2. 践行垃圾分类与回收
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类别投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废旧电池、电子产品等有害垃圾需单独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3.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自带环保袋、水杯和餐具,拒绝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包装。
外卖选择可降解餐盒,或自备容器打包。
4. 绿色出行,降低碳足迹
短途优先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长途选择新能源车辆。
减少私家车使用,拼车出行或选择共享交通工具。
5. 节约用纸与资源循环利用
双面打印纸张,废弃纸张制作草稿本或手工品。
旧衣物改造为环保袋或捐赠,玻璃罐、塑料瓶用于收纳或种植。
6. 保护自然生态
不破坏花草树木,不随意投喂或捕捉野生动物。
拒绝购买皮草、,抵制濒危物种相关商品。
7. 选择环保产品与低碳消费
优先购买节能家电(如LED灯、无氟冰箱)和耐用品。
支持本地当季食材,减少过度包装商品,践行“光盘行动”。
8. 减少化学污染
使用无磷洗衣粉、天然清洁剂(如橘子皮水、淘米水)替代化学制剂。
妥善处理药品、化妆品等有害垃圾,避免直接丢弃。
9. 参与环保宣传与行动
向亲友传播环保知识,参与社区植树、清洁活动。
监督企业排污,发现污染行为及时向环保部门举报。
10. 培养“零浪费”生活习惯
物尽其用,改造旧物(如T恤改造成抹布、旧家具翻新)。
按需购物,减少食物浪费,剩余食材创意利用。
小贴士:环保需长期坚持,可从简单习惯入手。例如,用毛巾替代纸巾、雨水浇花、批量洗衣等,均能显著减少资源消耗。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网页,如垃圾分类指南、节能家电选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