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日冷雨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2. 桐花盛开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
3. 生命与希望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受崇拜的因素。它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挟带着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席卷或号角的催促时,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与激昂。即便这本质可能是卑污或懦弱的,但生命的孕育、诞生与显示仍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
4. 夏夜乡村
顺着坎坷的土路,沿着永恒的绿意,奶奶家的老屋总在那儿盼归。小时候在树荫下玩耍,摸盘曲的树干,追蜻蜓与花草。奶奶的大蒲扇载着古旧的气息,仿佛浸透岁月,伴着蝉鸣与清风,枕着月光入睡。如今她的手已沧桑,蒲扇的节奏却未变,如爱意的化影,载着芬芳的感动。
5. 冬日与春情
冬的寒冷盘踞大地,雪被下春潮暗涌。春芽攒动希望,如雨后竹笋长满大地。雪化时,冬的眼泪成春水滋润泥土。若春芽衔绿山川,冬的悔意也化作生机。
6. 人生如四季
花从春走过,留缕缕香;叶从夏走过,留片片荫;风从秋走过,留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种种希望。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该留下怎样的痕迹?
7. 青春与时光
青春有时极短,有时冗长。曾在教室窗前凝视四季不变的校园,猜测命运,以为任何一种未来都比枯坐美丽。多年后明白,老师也曾如我,微笑着从我们脸上重读自己的青春。
8. 母爱永恒
母爱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题的篇章滋润蕴藉,乐师的曲调清柔幽美。想起母亲,消沉化为意气,虚度转为豪情,游子思归,彷徨的心找到栖息。
9. 路与希望
希望本无所谓有,亦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本不存在,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10. 自由与追寻
若赶不上凌晨五点的日出,不妨看傍晚六点的夕阳。任何时间都不晚,愿你有勇气面对风雪与朝阳,永远自由地活着,永远走在看花的路上。温柔不妥协,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刚强。
以上段落摘自散文、小说及诗歌,涵盖自然、人生、情感等主题,语言优美且富有哲思。如需更多摘抄,可参考原文链接进一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