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于2025年3月24日公示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拟命名名单,全国共有202个城市及区县入选,涵盖省会城市、直辖市城区、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四个组别。以下是核心信息整理:

一、拟命名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部分)
1. 省会(首府)城市(1个)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首次入选省会城市,填补了此前该组别的空白)
2. 直辖市城区(15个)
北京市:石景山区、门头沟区、顺义区、大兴区、怀柔区、密云区
天津市:河东区、南开区、东丽区、宝坻区
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虹口区、宝山区
重庆市:江津区
3. 地级市(44个)
东部省份:山东省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广东省韶关市、汕头市、茂名市等。
中西部省份:
安徽省:淮南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
四川省:攀枝花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
云南省:保山市、丽江市
其他:湖北省襄阳市、湖南省常德市、陕西省榆林市等。
4. 县级市和县(142个)
东部地区:
江苏省:新沂市、东海县、扬中市等8个县市
浙江省:宁海县、桐乡市、温岭市等
中西部地区:
贵州省:盘州市、赤水市、镇远县等5个县市
四川省:简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昌市等9个县市
山西省:岢岚县、洪洞县
云南省:罗平县、蒙自市、文山市等
其他:河北省平山县、湖北省天门市、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等。
二、评选机制与动态管理
1. 评选周期与标准:每三年评选一次,综合测评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效,并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负面清单动态调整。
2. 分组竞争:按“省会/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县、直辖市城区”四组分别评选,确保公平性。
3. 动态退出机制:对复查不达标的城市取消资格,例如第六届复查中四川省遂宁市、绵阳市因成绩优异被通报表扬。
三、公示与后续
公示时间:2025年3月24日至28日,最终名单以中央文明委正式发布为准。
意义: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入选城市需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巩固创建成果。
如需查看完整名单,可参考中央文明办公示原文或各省市官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