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日期:2025-03-28
实验者:XXX
指导教师:XXX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滴定管、移液管及锥形瓶的正确使用。
2. 学习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浓度的原理及方法(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3. 熟悉酸碱指示剂(酚酞、甲基橙)的选择与终点判断方法。
4. 理解误差来源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中和反应:
以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通过化学计量关系计算浓度。
1. 氢氧化钠标定草酸:
[
ext{H}_2
ext{C}_2
ext{O}_4 + 2
ext{NaOH} rightarrow
ext{Na}_2
ext{C}_2
ext{O}_4 + 2
ext{H}_2
ext{O}
]
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使用酚酞指示剂(无色→粉红色)。
2. 盐酸标定氢氧化钠:
[
ext{HCl} +
ext{NaOH} rightarrow
ext{NaCl} +
ext{H}_2
ext{O}
]
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使用甲基橙指示剂(黄色→橙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2. 试剂:
四、实验步骤
1. 仪器准备:
2. 滴定操作:
3. 终点判断: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示例表格(NaOH标定):
| 滴定次数 | 草酸体积(mL) | 初始读数(mL) | 终点读数(mL) | NaOH消耗量(mL) | NaOH浓度(mol/L) |
|-|-|-|-|-|--|
| 1 | 25.00 | 0.00 | 24.81 | 24.81 | 0.100 |
| 2 | 25.00 | 0.00 | 24.95 | 24.95 | 0.102 |
| 3 | 25.00 | 0.00 | 25.05 | 25.05 | 0.098 |
计算公式:
[
c(
ext{NaOH}) = frac{2
imes c(
ext{H}_2
ext{C}_2
ext{O}_4)
imes V(
ext{H}_2
ext{C}_2
ext{O}_4)}{V(
ext{NaOH})}
]
结果:取三次平均值,计算相对平均偏差(应≤0.2%)。
六、误差分析
1. 系统误差:
2. 操作误差:
七、注意事项
1. 滴定管使用:
2. 滴定操作:
八、思考题
1. 若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壁挂液,是否需要冲洗?
答:无需冲洗,因已参与反应,冲洗会引入误差。
2. 为何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答:根据反应终点pH(弱碱性或弱酸性)选择指示剂变色范围。
参考文献:
1. 酸碱滴定实验操作与原理
2. 误差分析与注意事项
3. 滴定管使用方法与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