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200字_天宫课堂第三课主要内容

admin132025-03-08 06:59:05

1. 授课地点与形式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200字_天宫课堂第三课主要内容

本次课程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由神舟十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担任“太空教师”,通过天地互动直播形式,向全球青少年展示空间站生活场景及科学实验。

2. 空间站场景展示

  • 航天员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的睡眠区、生活区、科学实验区,展示了配备的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等设施,并演示了植物(水稻、拟南芥)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生长研究。
  • 问天实验舱作为“太空实验室”,具备更强大的科研能力,支持大规模舱内外实验。
  • 3. 四大核心实验演示

  • 毛细效应实验:展示微重力下液体表面张力的主导作用,水在细管中快速上升至顶部。
  • 水球变“懒”实验:通过向水球注入空心钢球,改变其振动特性,揭示液体与固液混合体的力学差异。
  • 太空趣味饮水:刘洋用2米长吸管轻松喝到芒果汁,体现微重力对流体运动的影响。
  • 会调头的扳手(贾尼别科夫效应):扳手在失重环境下因质量分布不均而自发翻转,此现象在地面难以观察。
  • 4. 植物生长研究

    航天员展示了太空种植的水稻和拟南芥,并演示了样本采集操作,为未来太空自给自足提供研究基础。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200字)

    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后,我深刻感受到宇宙的奇妙与科技的力量。问天实验舱的先进设备和航天员们的生活场景让我惊叹,原来在太空也能种出绿意盎然的植物!最令我震撼的是水球变“懒”实验:注入钢球后的水球振动减弱,仿佛被赋予了“智慧”,这背后竟隐藏着复杂的力学原理。而刘洋老师用两米吸管轻松喝果汁的画面,更让我体会到微重力环境的神奇。

    这堂课不仅让我学到了科学知识,更点燃了探索未知的热情。航天员们不畏艰险、追求卓越的精神,让我明白“仰望星空”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正如陈冬老师所说:“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作为新时代少年,我愿以科学为舟,为祖国的航天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