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XXX
日期:2025年1月
一、理论学习深化:以党史为鉴,坚定理想信念
1. 党史学习与新时代理论融合
通过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著作选读》第四卷,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结合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认识到党的理论创新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正是对建党初期“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继承与发展。
在重温《中国简史》时,重点研读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到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如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调整,为当前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历史借鉴。
2. 初心使命与党性修养
通过学习《党章》及建党90周年专题文献,进一步明确党员的责任不仅是“为人民服务”,更需在新时代背景下主动担当作为。例如,屠呦呦等优秀党员的科研精神启示我,党员应在本职岗位上追求卓越,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结合“两个确立”的深刻意义,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了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坚定了政治立场。
二、实践参与:以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1. 基层服务与民生关切
参与社区“建党9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如组织红色观影《建国大业》、策划“党史知识竞赛”,通过生动形式向群众传播党的奋斗历程。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党的历史不仅是教科书,更是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
作为志愿者协助街道开展“困难群众帮扶行动”,结对帮助3户低保家庭,通过职业培训、物资援助等方式解决其实际需求。这一实践让我更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2. 岗位履职与创新突破

在单位党建工作中,主导开发“智慧党建”平台,整合线上学习资源和党员积分管理系统,提升了组织生活的参与度和效率。此项目获评市级“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印证了“科技赋能党建”的可行性。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参与农村调研并撰写《关于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议》,为地方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体现党员在新时代的建言献策作用。
三、自我反思:对标先进,明确改进方向
1. 存在的不足
理论深度不足:对“数字经济治理”“碳中和政策”等前沿领域的学习仍停留在表层,需加强专题研究。
创新能力待提升:在运用新思想指导实践时,思路不够开阔,如社区治理中未能充分引入社会组织资源。
2. 改进计划
系统报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每月精读1本党史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夯实理论功底。
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计划联合高校成立“青年党员宣讲团”,以“微党课”形式进社区、进企业,扩大理论传播覆盖面。
四、未来方向:永葆初心,赓续红色血脉
1. 强化历史自觉
持续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从建党90周年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如抗战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策略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启示。
2. 服务国家战略
在“十四五”规划关键年,立足岗位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党90周年不仅是历史的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作为新时代党员,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嘱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