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2020年《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结合节目主题“少年强,中国强”及抗疫背景撰写,适用于秋季开学和寒假反思: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致敬英雄,担当未来
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聚焦抗击疫情中的感人故事与精神力量。这场特殊的课堂通过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等抗疫英雄的讲述,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团结的力量以及青年的责任。
一、生命至上,英雄担当
节目中,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让我震撼。他回顾了疫情初期逆行武汉的经历,用科学精神和医者仁心诠释了“国士无双”的担当。而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隐瞒病情坚守一线,用“渐冻”的身躯托起生命的希望,他的故事让我明白:英雄并非无所畏惧,而是在危难中选择挺身而出。这些逆行者的背影,诠释了何为“岁月静好,因有人负重前行”。
二、团结协作,科学抗疫
节目展现了抗疫中的团结力量: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科研团队争分夺秒研发疫苗。陈薇院士带领团队研制新冠疫苗的历程,让我看到科学的力量;北斗卫星总设计师谢军讲述的“中国速度”,更让我感受到科技强国的底气。正如张伯礼院士所言,“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这场战疫中,每个平凡人的付出都凝聚成守护生命的城墙。
三、青年使命,自强不息
节目中,武汉高三学生付巧在方舱医院边治疗边备考的故事令人动容。她身处逆境仍坚持学习,医护人员为她腾出半间办公室、调低广播音量,这些细节让我看到教育的力量与社会的温情。作为学生,我们虽不能冲锋前线,但可以以自律和奋斗响应时代召唤——勤洗手、戴口罩是责任;努力学习、心怀理想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
四、感悟与行动
这场“人生大课”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青年的担当。疫情中,无数人用行动证明:爱国不仅是口号,更是危难时的奉献;自强不仅是目标,更是脚踏实地的坚持。我深刻意识到,唯有珍惜当下、锤炼本领,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成为“守护者”而非“被保护者”。
总结
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一堂关于生命、责任与希望的课程。它让我铭记:少年强,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需要精神的坚韧与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英雄为榜样,以知识为铠甲,用奋斗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答卷。正如节目中所说:“我们什么样子,未来的中国就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