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对我来说,这个瞬间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周末午后。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妈妈因加班无法回家做饭。看着空荡荡的厨房,我决定挑战自己——给全家做一顿饭。我模仿妈妈平时的样子,先淘米煮饭,可水加得太多,米饭煮成了稀粥。接着,我手忙脚乱地洗菜切菜,土豆丝切得粗细不均,西红柿炒蛋时油星溅到手背上,疼得我差点扔掉锅铲。但想到妈妈每天重复这些琐碎的家务,我咬牙坚持了下来。虽然菜有些咸,饭也黏糊糊的,但爸爸却吃得津津有味,连声夸我“懂事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成长”的意义。以前,我总以为长大是身高超过妈妈,或是学会骑自行车,但那天我才发现,真正的成长是学会承担责任。妈妈每天在工作和家务间奔波,我却从未想过她的辛苦。当我站在灶台前,感受到油烟扑面的灼热时,仿佛触摸到了妈妈日复一日的疲惫。原来,成长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从“被照顾”到“照顾他人”的蜕变。
后来,我开始主动分担家务:洗碗时擦干水渍,扫地时弯腰捡起碎屑,甚至帮弟弟整理书包。每次听到妈妈说“你长大了”,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小事像一颗颗星星,点亮了我成长的夜空。
现在的我依然会犯错,但不再害怕尝试。因为我知道,成长就是一次次跌倒后学会自己爬起来,是懂得用行动去爱身边的人。那个周末的厨房,成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教室”。
简评:本文通过一次做饭的经历,结合细节描写(如切菜、油溅手背)和心理变化,展现了从依赖到独立的成长过程。结尾升华主题,将“成长”与责任、关爱联系起来,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