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涌现出无数令人动容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以下是部分典型事迹的梳理:
一、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1. 张定宇(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
身患渐冻症却坚守一线30余天,每天仅睡2小时,带领团队收治大量患者,甚至无暇照顾感染新冠的妻子。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其事迹展现了医者舍生忘死的担当。
2. 夏思思(武汉协和江北医院医生)
为救治70岁重症患者主动留守病房,不幸感染后仍与丈夫约定康复后共同返岗,最终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去世,年仅29岁。她的故事成为年轻医者奉献精神的缩影。
3. 李倩(海南援鄂医疗队护士)
主动请缨支援湖北荆州,在监利县参与重症病房改造,面对防护服闷热和患者病情反复,坚持“图对得起职业和良心”。即便奶奶重病,仍坚守一线,仅通过视频问候亲人。
4. 钟南山、张伯礼、陈薇等专家
二、基层工作者与志愿者:无声坚守,筑牢防线
连续多日执勤后突发心梗牺牲,其子继承父志继续投身防疫。马承武曾获抗洪劳模称号,生命最后一刻仍坚守岗位。
防疫期间“十过家门不入”,最终累倒在一线。临终前捐献器官,留下“用看春天”的遗言,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忠诚。
83天驻守工地,手抬肩扛30辆汽车重量的建材,甚至在污染区冒险维修设备。他告诉3岁女儿:“爸爸去建消灭病毒的城堡”。
三、群体协作:跨地域支援与制度创新
391名医护人员成建制赴港,首次以“荣誉员工”身份在港执业,接管亚博馆6个病区。通过粤港协作提升救治效率,累计收治千余名高龄患者,推动两地医疗合作模式创新。
由疾控精英组成,分片区包干支援疫情突发地,通过科学流调精准阻断传播链,彰显“全国一盘棋”的抗疫智慧。
四、精神传承与时代意义
这些英雄事迹不仅体现了个体的奉献,更凝聚成“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例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57名党员无一人退缩;火神山建设者们在寒夜中创造“中国速度”;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构筑起基层防疫网络。
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精神的注脚,激励后人面对危机时勇担责任、守望相助。如钟南山对年轻医者的寄语:“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正是这种精神传承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