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如杜牧的诗句所写,清明节总带着淡淡的哀思。今年的清明,我和家人早早出发去扫墓。山路上细雨绵绵,远处的麦田泛着新绿,油菜花开得金黄,像一幅春天的画卷。
扫墓的庄重与温情
到了祖辈的墓地,爸爸用镰刀清理杂草,妈妈摆上阿太爱吃的红烧带鱼、草莓和酒。奶奶念叨着:“多喝点,今天大家都来看您了……”我捧着白菊放在墓前,心里默默祈愿:“要自己努力,不辜负期望。”。雨越下越大,我和表弟互相用衣服挡雨,一路搀扶着走下山。虽然辛苦,但家人的照顾让我感到温暖。
踏青中的生机与希望
扫墓结束后,我们踏青赏春。路边的杨柳抽出嫩芽,桃花绽开粉红的脸颊,连空气都带着青草的香味。爸爸指着远处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雨最养庄稼。”。我们摘了几枝柳条编成花环,还采了清明菜,准备回家做青团。妈妈笑着说:“这是春天的味道!”。
感悟与传承
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明白:清明节不仅是追忆逝者,更是拥抱生命的开始。春日的生机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像诗里的小牧童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杏花村”。
(字数:300)
写作技巧提示:
1. 引用古诗:如开头用杜牧的诗句点题,增强文化韵味。
2. 细节描写:通过“红烧带鱼”“挡雨”等场景让故事更生动。
3. 情感升华:结尾将扫墓的哀思与踏青的希望结合,传递积极主题。
4. 语言简洁:用短句和简单词汇,符合三年级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