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君子不器。”意指人不应如器物般局限单一功能,而应博学通达,追求精神境界的完满。然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亦需明白:“君子当器。”唯有在“不器”与“器”的辩证统一中,生命才能绽放出智慧与价值的光芒。
不器:超越功利的精神自由
“不器”是挣脱世俗枷锁的觉醒。陶渊明面对官场浊流,毅然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归隐田园的姿态守护内心的澄明。他拒绝成为权欲的傀儡,而是以诗文构筑精神家园,让灵魂在山水间自由舒展。这正如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所言:“若无人用,草木待在草原也很好。”生命的价值并非仅由世俗标准衡量,精神的丰盈才是永恒的归宿。
庄子曾以“大瓠”为喻:有人嫌葫芦太大无法装水,庄子却说何不系于腰间浮游江湖?这种超脱实用主义的眼光,正是“不器”的智慧。华为面对技术封锁时,不囿于模仿与妥协,而是以自主研发突破重围,用创新之火点燃科技星空的璀璨。不器的本质,是以独立思想突破桎梏,以自由灵魂定义生命的意义。
器:扎根现实的责任担当
“器”是躬身入局的使命践行。袁隆平目睹饥荒惨状,将一生献给杂交水稻研究。他在稻田中弯腰的背影,诠释了“禾下乘凉梦”的赤子之心;抗疫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他们的“行”是对职业信仰的坚守,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情回应。恰如《挑大梁》所言:“青年当以‘韧劲’与‘闯劲’扛起时代重任。”
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予人,甘受宙斯惩罚;敦煌莫高窟的画工们无名无姓,却将信仰镌刻于壁画千年。他们的生命如器皿般承载文明火种,以微小之力推动人类前行。这种担当,让平凡化作伟大,让瞬间成为永恒。
不器与器的辩证统一
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真正的生命境界,是“不器”与“器”的交融。王阳明龙场悟道,既在格物致知中探寻天理,又在平定叛乱中践行良知;苏轼贬谪黄州,既以《赤壁赋》抒发超然物外的哲思,又以修堤赈灾展现济世情怀。他们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精神自由与现实责任间找到平衡。
当代青年更需深谙此道:既要有“不器”的眼界,以书籍丰盈灵魂,以艺术滋养心灵;又要有“器”的笃行,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中躬身实践。如北斗团队将浪漫星河化作导航坐标,故宫修复师让千年文物重焕生机——他们的故事证明:唯有将理想主义的热忱与务实奋斗的汗水结合,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不器”是仰望星空的诗意,“器”是脚踏实地的担当。从敦煌飞天的飘逸到高铁飞驰的迅捷,从《诗经》的草木芬芳到量子通信的星际跨越,中华文明始终在“器”与“不器”的张力中生生不息。愿当代青年既能如野草般自由生长,亦能如栋梁般撑起苍穹,让生命在双重境界中抵达圆满。
推荐其他题目与立意参考
1. 《万物逍遥,何问用否?》:结合李娟《我的阿勒泰》中的自然哲理,探讨生命价值的多元性,引用梭罗、陶渊明事例。
2. 《科技的温度:从工具到文明》:以华为、北斗为例,分析科技如何从实用工具升华为人类精神的载体,呼应《挑大梁》中“闯劲”主题。
3. 《攀比的背后:贫瘠与丰饶的较量》:从物质攀比切入,对比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现代青年精神内耗,强调知识丰盈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