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博文材料,围绕“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一核心话题展开。材料讲述了一位成绩中等的女孩被同学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但她并不想成为英雄,而是希望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对此有三种观点:
1. 甲认为“坐在路边鼓掌”值得肯定;
2. 乙质疑“若所有人鼓掌,谁来奔跑”;
3. 丙认为鼓掌与奔跑都应被肯定。
考生需选择一种观点进行写作,可讲述故事、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
解析与立意方向:
平凡的价值:强调平凡者的意义,如乐观、善良等品质对社会和谐的贡献。可从教育理念、心态调整等角度切入,探讨普通人也能通过支持他人实现自身价值。
英雄的引领:主张社会需要“奔跑者”推动进步,强调奋斗与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可结合历史人物或时代先锋的事例,论述个人追求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辩证统一:认同鼓掌与奔跑的共存关系,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与“甘当平凡士兵”的平衡,体现社会分工的多样性与互补性。
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内容:
以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歌词为材料,探讨“绿叶”与“根”的象征关系。歌词表达了对根的眷恋与感恩,如“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考生需结合生活体验,自选角度,围绕“感恩与归属”主题写作。
解析与立意方向:
感恩与回报:通过亲情、师生情、家国情怀等,体现“绿叶”对“根”的依存与反哺。例如,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个体对文化传统的传承。
归属与责任: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联,如个人成长中家庭、国家的支持,以及个体对集体的责任感。可结合历史人物(如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展开。
文化传承:以“根”象征文化传统,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守护文化根基,如非遗保护、传统价值观的延续等。
对比与总结
主题差异:2012年聚焦平凡与英雄的角色选择,2009年侧重情感归属与文化传承,均体现浙江卷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命题形式:2012年为新材料作文,要求观点选择与辩证思考;2009年首次尝试新材料作文,强调象征意义的解读。
写作建议:两题均需结合生活细节与思辨性,避免空泛议论。例如,2012年可通过个人经历反思“鼓掌者”的价值,2009年可通过家族故事表达对“根”的情感。
如需更详细的分析或例文参考,可查阅相关网页中的解析与满分作文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