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顾城的诗歌《忧天》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材料内容:
> 我仰望着夜空,
> 感到一阵惊恐;
>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 我就会变成流星,
>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 哦,不能!
>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 深深地扎进地层。
审题与立意:
1. 核心矛盾:诗歌通过“流星”与“树根”的对比,探讨“自由”与“束缚”、“漂泊”与“扎根”的辩证关系。流星象征无根基的自由,树根则代表扎根实地的稳定与归属感。
2. 深层主题:
3. 常见误区:需避免偏离材料(如写成“杞人忧天”)或受旧题干扰(如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写作建议:
2023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
题目(全国新高考Ⅰ卷):
> 阅读材料:好的故事具有表达、沟通、改变命运、展现民族形象的力量。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审题与立意:
1. 核心关键词:故事的力量。需从“沟通工具”“精神启迪”“文化传承”等角度切入。
2. 立意方向:
写作建议:
对比与趋势分析
1. 题型变化:
2. 命题趋势:
总结:福建高考作文题始终注重思辨性与现实关怀,2013年以诗意哲学引导深度思考,2023年则以“故事”为载体,鼓励考生关注社会价值与文化传承。两者均要求考生在审题精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积累与时代视角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