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福建高考语文2023

admin112025-04-09 02:15:02

题目:根据顾城的诗歌《忧天》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材料内容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福建高考语文2023

> 我仰望着夜空,

> 感到一阵惊恐;

>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 我就会变成流星,

>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 哦,不能!

>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 深深地扎进地层。

审题与立意

1. 核心矛盾:诗歌通过“流星”与“树根”的对比,探讨“自由”与“束缚”、“漂泊”与“扎根”的辩证关系。流星象征无根基的自由,树根则代表扎根实地的稳定与归属感。

2. 深层主题

  • 拒绝虚无的自由:强调真正的自由需要依托(如文化根基、家国情怀),而非无方向的漂泊。
  • 家国情怀与个人选择:部分点评提到留学学子的抉择,隐喻扎根祖国与追求个人发展的矛盾。
  • 3. 常见误区:需避免偏离材料(如写成“杞人忧天”)或受旧题干扰(如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写作建议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福建高考语文2023

  • 议论文可围绕“自由与归属”“个人与集体”展开,结合历史人物(如钱学森归国)或社会现象(如留学生选择);
  • 记叙文可通过个人经历(如成长中的“扎根”故事)体现主题。
  • 2023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

    题目(全国新高考Ⅰ卷):

    > 阅读材料:好的故事具有表达、沟通、改变命运、展现民族形象的力量。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审题与立意

    1. 核心关键词:故事的力量。需从“沟通工具”“精神启迪”“文化传承”等角度切入。

    2. 立意方向

  • 个体层面:故事如何影响个人价值观(如《平凡的世界》激励奋斗);
  • 民族层面:中国故事传递文化自信(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冬奥会开幕式);
  • 时代价值:新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 写作建议

  • 议论文可结合经典文学、影视案例(如《山海情》展现扶贫),强调故事的多元价值;
  • 记叙文可通过亲身经历(如长辈口述的家族历史)体现故事的情感力量。
  • 对比与趋势分析

    1. 题型变化

  • 2013年:以诗歌为材料,强调哲理思辨,需紧扣意象对比;
  • 2023年:话题更开放,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叙事与价值表达。
  • 2. 命题趋势

  • 从“单一意象隐喻”转向“多元主题探讨”,更强调时代性(如2023年呼应“文化传播”);
  • 仍延续材料作文传统,但材料类型从文学性(诗歌)扩展到生活化、社会化话题。
  • 总结:福建高考作文题始终注重思辨性与现实关怀,2013年以诗意哲学引导深度思考,2023年则以“故事”为载体,鼓励考生关注社会价值与文化传承。两者均要求考生在审题精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积累与时代视角展开论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