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高考作文;2017高考作文全国一卷

admin112025-04-09 12:25:03

关键词分类 代表词汇 立意高点
传统与现代融合 京剧、广场舞 文化多样性与生活美学
发展与挑战并存 高铁、空气污染 创新精神与生态反思
科技与民生共振 移动支付、共享单车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智慧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题以其独特的命题视角引发广泛关注。这道要求考生从十二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呈现中国形象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不仅考察了青年一代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深度,更通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写作指令,将个人表达与国家叙事巧妙结合。安徽作为使用全国Ⅰ卷的省份,其考生在此题中的表现成为观察当代青少年思辨能力与价值取向的重要窗口。

一、命题设计的创新性

该题突破传统材料作文的单一视角,采用“关键词组合”的创新模式。十二个词汇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四大维度,既有长城、京剧等传统符号,又有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时代印记,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场域。这种设计呼应了考试中心提出的“一点四面”原则,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依法治国与创新精神。

命题者通过“有机关联”的要求,实质上构建了多维思辨空间。如将“一带一路”与“高铁”组合,可探讨中国从陆权到海权的战略转型;选择“食品安全”与“美丽乡村”,则触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深层矛盾。这种组合的开放性既防止套作,又考验考生对复杂现实的整合能力。正如安庆一中苏家友老师所言,题目让不同生活背景的考生都能找到切入点,走读生可写共享单车,农村学子可述美丽乡村,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2017安徽高考作文;2017高考作文全国一卷

二、多维度的思辨空间

在具体写作层面,考生需要突破表层符号的简单罗列。以“京剧+广场舞”组合为例,深层逻辑在于阐释雅俗文化的共生关系:京剧作为国家非遗项目体现文化高度,广场舞作为群众自发性活动展现社会温度,二者共同构成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横截面。这种分析需要运用历史维度,如对比明清时期戏曲的市民化进程与当代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

而对于“空气污染+美丽乡村”这类矛盾组合,考生需展现辩证思维。可引用《巴黎协定》数据说明中国减排承诺,结合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案例,论证生态治理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写法既承认发展代价,又彰显制度优势,符合“讲好中国故事”的命题初衷。

三、评分标准的科学性

阅卷标准突出“思维品质”与“读者意识”双重维度。基础等级中,“有机关联”成为核心指标,若关键词组合牵强则直接降至二等;发展等级特别关注“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如满分作文《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通过“长城—一带一路—高铁”的时空穿越,构建起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逻辑链。

语言表达方面,评分细则强调“解说词”的文体特征。优秀答卷往往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以“中国像一本大书”等比喻破题,中间段落用数据与案例支撑,结尾以“欢迎你们来中国”等呼告收束。这种架构既符合对外传播的语用规律,又暗合“选择—阐释—升华”的认知逻辑。

四、写作策略与备考启示

从教学实践看,高分作文普遍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关键词的跨界组合,如将“大熊猫”的生物属性与“高铁”的科技属性并置,引申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智慧;二是微观叙事的嵌入,如通过外婆使用移动支付的具体场景,折射数字中国的渐进历程;三是全球视野的介入,如对比威尼斯共享单车失败案例,凸显中国模式的特殊性。

2017安徽高考作文;2017高考作文全国一卷

对于未来备考,建议强化三类训练:首先是概念关联能力,通过“词语联想法”培养思维发散性;其次是跨文化传播意识,研读《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等文献;最后是批判性思维培养,学会在展现成就的同时不回避问题,如讨论共享单车乱象时,可引入新加坡公共设施管理经验作为对策参考。

这道作文题的价值超越应试范畴,它实质上是时代交给青年一代的传播使命。当考生在考场上拆解这些中国符号时,他们不仅在完成语言能力的展示,更在参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这种将个人表达融入宏大叙事的命题智慧,为语文教育如何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珍贵范本。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追踪考生作文中的国家认知变迁,探讨媒介化时代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形成机制。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