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卷Ⅰ(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的高考作文题目以“中国关键词”为核心,要求考生通过两三个关键词的有机组合,向外国青年呈现真实的中国形象。以下为题目解析、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示例:
一、作文题目与要求
材料内容:
从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包括: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任务要求:
1. 关键词需形成“有机关联”,展现对中国多角度的理解;
2. 文体不限,但需明确文体特征;
3. 面向外国青年群体,语言需通俗易懂。
二、命题特点与解析
1. 时代性与开放性:
2. 分类与关联建议:
三、评分标准要点
1. 基础等级(内容与表达):
2. 发展等级(创新与深度):
四、满分作文思路与示例
思路示例:
范文片段(《蛙鸣伴驼铃》节选):
> “田间蛙鸣见证美丽乡村的嬗变,大漠驼铃奏响一带一路的乐章……中国以‘共享’为马,既守护乡土根脉,又驰骋国际舞台。蛙鸣是生态的诗意,驼铃是开放的号角,二者共同诠释了一个古老国度在时代浪潮中的智慧与担当。”
五、专家评析与备考启示
总结
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通过关键词组合任务,考查考生对中国的立体认知能力。高分作文需兼顾逻辑性、时代感和人文关怀,既能微观切入具体现象,又能宏观展现国家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