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2020年《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范文,主题为“少年强,中国强”,结合抗疫精神与个人成长感悟,适用于500字左右的写作要求: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以生命之名,担少年之责
2020年9月1日晚,我怀着敬畏之心观看了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不仅是一段抗疫历史的回顾,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成长的精神洗礼。钟南山院士的担当、张定宇院长的坚守、无数逆行者的无畏,让我深刻理解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真谛。
一、英雄的故事:生命与担当的赞歌
节目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讲述了自己在非典和新冠疫情中的经历。他的一句“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掷地有声地诠释了医者的初心。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身患渐冻症,仍以“铁人”之姿冲锋在前,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每一刻。”这些故事让我明白,英雄并非天生,而是在危难中以平凡之躯扛起不平凡的使命。
二、团结的力量:共筑生命的防线
疫情中,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节目中再现了医护人员连夜驰援武汉、社区工作者守护万家灯火的场景。张伯礼院士提到,中华民族在磨难中始终团结如一,从古至今的抗疫智慧凝聚成今日的“方舱经验”。这让我看到,个体的微光汇聚成星河,便能照亮黑暗。
三、少年的责任:以行动书写未来
作为学生,我虽无法像英雄们一样奋战一线,却可以从点滴做起:勤洗手、戴口罩、遵守防疫规则;更应珍惜学习机会,以知识武装自己。节目中“90后”抗疫群体的故事让我感触尤深,他们用行动证明,青年一代有能力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正如钟南山对学子们的寄语:“敢实践、敢担当,方能成为国之栋梁。”
铭记与前行
这场“人生大课”让我懂得,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未来的路,我将以抗疫精神为指引,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学习,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有光,则民族有希望!
写作提示:
(字数:约500字)
如需更多范文或调整角度,可参考网页提供的素材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