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_2020全国高考一卷语文

admin142025-04-10 04:50:01

作文题目

阅读材料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任务要求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解析与参考立意

审题要点

1. 核心任务:选择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中“感触最深”的一位,需通过比较权衡突出“最”字,并结合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质展开论述。

2. 文体要求:发言稿需符合口语化特点,注重互动性和现场感,开头有称呼,结尾有致谢。

3. 价值导向:材料隐含对人物品质的肯定(如齐桓公的胸襟、鲍叔的知人、管仲的才能),需围绕家国情怀、格局担当等主题展开。

参考立意

1. 齐桓公

  • 胸襟宽广,不计前嫌(如重用曾刺杀自己的管仲)。
  • 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如采纳鲍叔的建议)。
  • 志向高远,以国家利益为先。
  • 2. 鲍叔

  • 知人善荐,甘居人下(主动让贤,推荐管仲)。
  • 格局宏大,以国为重(超越个人利益,成就霸业)。
  • 谦逊无私,忠君爱国。
  • 3. 管仲

  • 才能卓越,治国安邦(孔子赞其“不以兵车”统一诸侯)。
  • 顺势而为,恪尽职守(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 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
  • 范文示例

    范文1:以鲍叔为核心

    标题:《善识敢荐,心有大局》

    核心观点

  • 识人之智:鲍叔如伯乐,发现管仲之才,体现“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智慧。
  • 敢言之勇:冒风险推荐曾为政敌的管仲,堪比魏征直谏。
  • 大局之怀:甘居管仲之下,以国家利益超越个人得失,类比当代抗疫中的集体精神。
  • 金句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鲍叔的格局,恰是当今某些短视者的镜鉴。”

    范文2:以齐桓公为核心

    2020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_2020全国高考一卷语文

    标题:《海纳百川,大气乾乾》

    核心观点

  • 纳言之度:从谏如流,采纳鲍叔建议,体现领导者胸襟。
  • 用人之明:重用管仲,类比刘邦善用韩信、马云善用技术人才。
  • 天下之志:以“九合诸侯”为目标,彰显家国担当。
  • 金句

    >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齐桓公的格局,正是成就霸业的基石。”

    范文3:以管仲为核心

    标题:《贤能之力,安邦定国》

    核心观点

  • 治国之才:通过经济、军事改革助齐国强盛,体现“硬实力”的重要性。
  • 顺势之变:从辅佐公子纠到效忠齐桓公,展现灵活应变。
  • 忠义之心:以才能回报知遇之恩,成就双向信任。
  • 金句

    > “若无管仲之才,纵有齐桓之胸襟、鲍叔之慧眼,霸业亦如空中楼阁。”

    写作建议

    1. 比较权衡:需明确三人中“最”的选择理由,避免泛泛而谈。例如,若选鲍叔,需对比齐桓公的胸襟和管仲的才能,突出“伯乐”的不可替代性。

    2. 联系现实:可从当代人才选拔、团队合作等角度切入,增强现实意义。如引用抗疫中的“大局意识”或企业用人案例。

    3. 语言风格:发言稿需口语化,多用设问、感叹句增强感染力,如“同学们,这样的胸襟,是否值得我们学习?”

    如需更多范文或审题细节,可参考相关解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