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起源于周代,最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反映农耕时令。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设立寒食节,禁火冷食;后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唐代起两者逐渐融合,形成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习俗。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寒食节,吸纳上巳节祓禊活动,成为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节日的传统,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节的摘抄内容
1. 诗词经典
2. 习俗与文化
3.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4. 现代意义
清明节起源于周代,最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反映农耕时令。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设立寒食节,禁火冷食;后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唐代起两者逐渐融合,形成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习俗。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寒食节,吸纳上巳节祓禊活动,成为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节日的传统,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诗词经典
2. 习俗与文化
3.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4. 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