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通过科技、文化、生态等多维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与时代精神。节目中,既有航天员从太空送来的“上进心、好奇心、初心”三份礼物,也有抗美援朝飞行员的英勇故事,更有《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坚守,令我深受震撼。
最触动我的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的成长故事。他从高二时因杨利伟飞天而燃起对航天的好奇,到用二十年时间从学生成长为航天员,这份对未知的探索精神让我明白:好奇心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正如他在太空课堂中所说:“世界需要探索,祖国需要创新”。而景海鹏为实现首次飞天梦想坚持十年的经历,更让我看到“初心”的力量——唯有矢志不渝,才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星辰大海。
节目中,《儒藏》工程的呈现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厚重。汤一介先生在76岁高龄、身患重病时仍坚持编纂这部涵盖2亿字的典籍,只为守护中华文化的根脉。他的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的担当,也让我意识到: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敬畏,更需要一代代人接力耕耘。抗美援朝飞行员陶伟击落敌机的壮举,以及“拉索”观测站首席科学家曹臻讲述的宇宙奥秘,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
这堂课让我深刻领悟到“强国复兴”不仅是口号,更是每个个体的使命。作为青少年,我们当以航天员的进取心探索未知,以文化守护者的责任感传承文明,以战士的勇气直面挑战。唯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
2025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2025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哪吒精神”为主题,用神话与现代科技的交织点燃了新学期的斗志。课堂上,老师结合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台词,带领我们思考如何在逆境中破局,而AI工具DeepSeek的引入更展现了科技赋予未来的无限可能。
哪吒的成长故事让我看到“标签”的虚妄。他曾被世人视为“魔丸”,却以行动证明:命运从不由他人定义。正如云南澄江凤山小学的课堂所启示:“我们不应被偏见束缚,要用实力打破质疑”。而AI大模型DeepSeek的案例则让我明白:科技与人文并非对立,算法之剑可以劈开传统壁垒,正如哪吒的乾坤圈既能约束也能守护。
这堂课最震撼的是“我想试试”的精神。哪吒面对强敌无畏挑战,科学家用DeepSeek探索未知边界,二者殊途同归。老师鼓励我们像哪吒一样勇敢尝试,像AI一样理性创新。新学期,我愿以“逆天改命”的魄力攻克学习难关,以“算法思维”规划成长路径,在传统与未来的碰撞中,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