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孙权嫁妹的计策被识破后反成真联姻)
2.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形容双方对峙或尴尬场面)
3.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巧妙利用天时智取曹军箭支)
4.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苦肉计成功的关键)
5.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羽孤胆赴宴的勇气)
6.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进退两难的抉择)
7.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危急时刻的智慧应对)
8.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形容能力无法施展)
9.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老将黄忠的精准箭术)
10.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以借为名占取荆州)
1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智慧胜过个人才智)
12. 关羽走麦城——大难临头(关羽败亡前的困境)
13.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反间计导致曹操误杀水军将领)
14.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被迫效力却消极应对)
15.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野心昭然若揭)
16.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看似鲁莽实则细心)
17.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表面哀悼实为政治手段)
18.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贪恋美色招致杀身之祸)
19.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人才被埋没的无奈)
20.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21. 鲁肃宴请关羽——暗藏杀机(表面宴请实则设局)
22.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诸葛亮精准预判)
23. 张飞——光说不割(空谈无实际行动)
24.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战略规划的远见)
25. 刘阿斗的江山——白送(形容轻易丧失基业)
26.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形容名声显赫)
27.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军纪严明的典型)
28.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兄弟反目的悲剧)
29. 诸葛亮草船借箭——巧用天时(借自然之力达成目标)
30.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军事失利的狼狈)
31.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情感与权谋的纠葛)
32.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勉强应对却暴露无知)
33.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鲁莽行为的后果)
34. 关羽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忍痛镇定的典范)
35.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精准预测天象)
36.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误信庸才导致失败)
37.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形容任务轻松)
38.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政治作秀的典型)
39.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坚持北伐的执着)
40.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求助对象错误)
41.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单骑救主的英勇)
42.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老当益壮的精神)
43.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赤壁之战的惨败)
44.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势均力敌的较量)
45.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智斗对手的巧妙)
46. 刘备编草鞋——内行(出身市井的隐喻)
47.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多疑性格导致悲剧)
48.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来(急中生智的表现)
49.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外表粗犷实则缜密)
50. 徐庶荐诸葛——举贤不避亲(人才推荐的无私)
三国人物专属歇后语(20个)
张飞:
1.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3. 张飞睡觉——不闭眼(形容警觉)
关羽:
4.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5. 关羽开凤眼——要
6. 关羽走麦城——骄兵必败
诸葛亮:
7.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8.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9.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曹操:
10. 曹操下江南——损兵折将
11.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2. 曹操吃鸡肋——进退两难
刘备:
13.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14. 刘备编草鞋——本行
周瑜:
15.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16.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其他人物:
17.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18.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19.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20.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提示:以上为精选条目,完整版可参考《三国演义》相关文献或歇后语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