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

admin12025-04-25 08:00:02

以下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的教学设计,结合课程目标与多篇优质教案整理而成,分为两课时,注重语言品析与审美体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白鹭的外形美与动态美,借物抒怀,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全文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学习“借物抒情”手法的典范文本。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 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内涵,体会对比、拟人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图文结合,分析白鹭的“精巧美”与“韵味美”。
  • 学习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白鹭的优雅与自然和谐之美,激发保护鸟类、热爱自然的意识。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品析白鹭的外形美与动态美,理解“诗化语言”的妙处。
  • 难点:领悟“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深层含义。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白鹭图片、对比图、古诗词选段)。
  • 学生预习生字词,查阅郭沫若及白鹭相关背景资料。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感知外形美,初探诗意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谜语激趣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谜底:白鹭)

    2. 图片展示:播放白鹭不同姿态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初印象(如“优雅”“轻盈”)。

    3. 揭题解题:板书课题,指导“鹭”字书写,强调笔画舒展如白鹭展翅。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指导

  • 自由朗读,圈画生字词(如“蓑毛”“长喙”“镜匣”),结合注释理解“流线型”“嗜好”等词。
  • 分段朗读,梳理结构:白鹭的外形美(1-5段)与动态美(6-9段)。
  • 2. 核心问题

  • 文中哪些语句直接表达作者对白鹭的赞美?
  • 为何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三、精读品析,感悟“精巧美”

    1. 对比手法

  • 对比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分析作者为何认为白鹭“大小适宜、色素和谐”。
  • 重点句:“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仿写句式,体会语言精妙(如用此句式描述荷花、柳枝)。
  • 2. 细节描写

  • 品读第5段,圈画颜色词(雪白、铁色、青色),想象白鹭的“流线型结构”带来的视觉美感。
  •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画家,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白鹭?
  • 第二课时:品味韵味美,升华情感

    一、复习导入,承上启下

    1. 背诵第5段,回顾白鹭外形特点。

    2. 过渡提问:白鹭不仅是“精巧的诗”,更是“韵味无穷的诗”,这种韵味体现在哪里?

    二、合作探究,赏析“三幅画”

    1. 小组任务

  • 默读6-8段,为每段画面命名(如“清田垂钓图”“树顶瞭望图”“黄昏低飞图”)。
  • 讨论:哪个画面最打动你?为什么?
  • 2. 重点突破

  • “钓”字之妙:对比“捉鱼”“叼鱼”,体会拟人化表达的悠然意境。
  • “嗜好”解读:白鹭“孤独站立”是瞭望还是思考?引导学生想象白鹭的内心世界。
  • “低飞”画面:结合“落霞与孤鹜齐飞”诗句,感受动态美与诗意。
  • 三、质疑思辨,深化主题

    1. 争议讨论

  • 有人觉得白鹭“不会唱歌”是美中不足,你同意吗?结合课文与生活经验表达观点。
  • 作者为何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歌”?联系“韵在骨子里”理解内在美。
  • 2. 拓展延伸

  • 对比阅读泰戈尔《金色花》、杜牧白鹭诗句,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自然之美。
  • 环保倡议:以“保护白鹭”为主题设计宣传标语(如“守护白鹭,留住诗意”)。
  • 四、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背诵课文第6-8段,仿写“增之一分”句式描述喜爱的事物。

    2. 实践作业:观察一种鸟类,用散文诗的形式记录其特点,并融入情感。

    板书设计

    白 鹭

    精巧的诗 —— 外形美(色素、身段)

    韵味无穷的诗 —— 动态美(垂钓、瞭望、低飞)

    借物抒情 —— 自然之美,生命之韵

    教学反思

  • 通过多媒体与诗意语言结合,学生能直观感受白鹭之美,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课件,应加强个性化朗读与想象表达训练。
  • 可结合本地生态环境,组织户外观察活动,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