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1. 安全防范体系建设
治安管理: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全年累计处理治安事件4起,抓获嫌疑人1人,配合公安机关完成重大活动安保10余次,保障了企业/校园/医院等场所的稳定。
消防安全:完善消防设备维护机制,投入资金维修灭火器500具,清洗运水烟罩等设施;组织消防演练3次,培训覆盖全员,实现全年零消防事故。
隐患排查: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节前专项排查,整改隐患60余项,建立隐患台账并落实闭环管理,有效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2. 队伍管理与培训
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通过招聘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奖惩结合,全年奖励12人次,处罚5人次,提升团队执行力。
技能培训:开展治安法规、消防操作、应急处理等专项培训20余场,新员工岗前培训覆盖率达100%,全员持证上岗率提升至95%。
3. 技术防范升级
完成监控系统全覆盖,新增摄像头30个,重点区域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升级门禁系统,规范车辆及人员出入登记,全年登记车辆6000余辆、人员1.6万人次。
引入智能安防平台,整合消防、监控、报警系统,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4. 突发事件处置与协作
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全年成功处置医疗纠纷、等突发事件5起,配合完成自然灾害应急演练2次。
强化跨部门协作,联合物业、后勤等部门开展安全整治行动,清理违规租户5户,优化停车及公共区域管理。
5. 存在问题
人员流动性高:新员工业务不熟,需加强梯队建设和老带新机制。
智能化水平待提升:部分设备老旧,需加大技改投入,推进安防数字化转型。
二、2024年度工作计划
1. 深化安全责任落实
修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岗位职责,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每季度开展安全履职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强化责任意识。
2. 强化队伍素质提升
实施“全员持证”计划,重点培训消防中控、急救技能等,计划组织专项培训15场。
建立人才储备库,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安保专业人才,降低流动性。
3. 推进智能化安防
升级监控系统为AI智能分析平台,实现异常行为自动预警;试点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整合消防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烟感、喷淋等设施状态,提升预防能力。
4. 加强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
每月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如反恐、火灾、医疗急救),优化应急预案。
建立安全隐患“吹哨人”制度,鼓励全员参与隐患上报,落实奖励机制。
5. 优化协作机制

与公安、消防、社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共享安全信息。
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常态化,重点整治电动车违规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难点问题。
总结:2023年保卫部通过制度完善、技术升级和团队建设,确保了安全零事故目标;2024年将以数字化转型和全员素质提升为核心,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