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每回概括_儒林外史1到56回概括

admin12025-05-01 16:25:02

第一至十回

1. 第一回:王冕因不愿结交权贵远走山东,后归隐会稽山,拒绝入仕,奠定全书对功名的批判基调。

2. 第二回:周进因屡试不第受辱于秀才梅玖和举人王惠,后撞贡院号板,得姐夫资助捐监生中举,揭露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3. 第三回: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被胡屠户打醒,张静斋赠房拉拢,体现士人趋炎附势的丑态。

4. 第四回:范母因暴富兴奋而亡,张静斋怂恿汤知县严惩献牛肉,引发民变,暴露官场虚伪。

5. 第五回:严监生替弟严贡生料理官司,吝啬至死仍计较灯草,赵氏扶正后子亡,严贡生谋夺家产。

6. 第六回:严贡生赖船钱、霸房产,赵氏告状无果,展现乡绅横行乡里的无赖行径。

7. 第七回:范进任学道受周进嘱托关照荀玫,荀母亡故后隐瞒奔丧,王惠独自返省城,揭露文人虚伪。

8. 第八回:王惠受贿降宁王,兵败逃亡遇蘧公孙,蘧家卷入官场腐败。

9. 第九回:娄氏公子救杨执中未果,反遇刘守备冒名逞凶,暗讽名士结交的盲目。

10. 第十回:蘧公孙入赘鲁家,鲁编修重科举轻才情,铺垫后续家庭矛盾。

第十一至二十回

11. 第十一回:鲁小姐因蘧公孙不擅八股失望,杨执中荐权勿用,娄公子求贤若渴。

12. 第十二回:权勿用携假侠客骗银,被差役逮捕,娄公子幻想破灭,讽刺伪名士。

13. 第十三回:马纯上仗义疏财助蘧公孙解决官司,体现市井中的正直文人。

14. 第十四回:马纯上遇假仙人洪憨仙,识破骗局后助其安葬,转遇匡超人。

15. 第十五回:匡超人尽孝侍父,得马纯上资助回乡,知县赏识其勤学。

16. 第十六回:匡超人考中秀才,家遭火灾后得知县提携,展现寒门士子蜕变。

17. 第十七回:匡超人结识景兰江等假名士,参与诗会暴露文人虚浮。

18. 第十八回:匡超人获利,攀附潘三,逐渐堕落。

19. 第十九回:潘三案发,匡超人弃妻进京,再婚攀高枝,暴露忘恩负义。

20. 第二十回:牛布衣客死芜湖,牛浦郎冒名行骗,官场身份混乱。

儒林外史每回概括_儒林外史1到56回概括

第二十一至三十回

21. 第二十一回:牛浦郎招摇撞骗,与卜家兄弟冲突,投靠董瑛。

22. 第二十二回:牛玉圃识破牛浦郎伎俩,设计报复,盐商万雪斋丑闻曝光。

23. 第二十三至三十回:鲍文卿救向鼎,杜少卿散财济贫,沈琼枝反抗盐商为妾,塑造正面人物对抗腐儒。

后续回目(三十一至五十六回)

  • 第三十一至四十回:杜少卿移居南京,与真名士交友;庄绍光拒征辟归隐;虞育德中进士后淡泊名利,体现作者理想文人形象。
  • 第四十一至五十回:萧云仙平乱兴农,汤奏剿灭恶僧,武将功绩与文人迂腐对比;余特、王玉辉恪守礼教至扭曲人性。
  • 第五十一至五十六回:凤四爷仗义助友,市井四奇人(琴、棋、书、画)自食其力,讽刺主流儒林;朝廷颁“幽榜”追赐功名,暗喻科举制度终为虚妄。
  • 关键主题与人物

    1. 讽刺科举:周进、范进等皓首穷经,严监生临终惜灯草,揭露功名对人性的异化。

    2. 伪名士群像:权勿用、景兰江等附庸风雅,匡超人从淳朴到堕落,批判文人虚伪。

    3. 理想人物:王冕淡泊、杜少卿仗义、沈琼枝独立,寄托作者对真儒的追求。

    如需更完整回目细节,可参考原文或学术研究。

    儒林外史每回概括_儒林外史1到56回概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