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而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发挥党员作用、凝聚群众力量的核心载体。以下结合党章、党内法规及实践案例,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支部的作用两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带头作用
党员需以身作则,在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走在群众前列。例如:带头执行党的政策、参与改革实践,以自身行动树立榜样(如党章规定的“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网页57中的案例显示,党员通过驻班指导团支部、开展学习帮扶等实际行动,成为群众信赖的“标杆”。
2. 骨干作用
党员应成为群众的核心和中坚力量,主动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例如:在基层治理中,党员需敢于在群众权益受损时挺身而出,并通过坚定性、积极性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网页31提到,党员需在乡村振兴、重点工程中克服个人利益至上倾向,以大局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3. 桥梁作用
党员是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需双向传递信息:一方面宣传党的政策,另一方面反映群众诉求。例如:党章要求党员“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并“及时反映群众意见”,确保决策代表群众利益。实践中,党支部通过党员责任区制度(如网页57中的“党员驻班岗”)实现党群沟通常态化。
二、党支部的作用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平台,其作用包括:
1. 组织建设与教育管理
2. 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需成为基层治理的坚强核心,具体体现在:
3. 桥梁纽带功能
三、党员与党支部的协同效应
1. 制度保障:党支部通过设岗定责(如“基础党建岗+成长服务岗”)明确党员职责,形成“亮身份、践承诺”的实践机制。
2. 双向赋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战斗力,而党支部的组织力为党员提供行动平台。例如网页71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党支部和党员都强,党就有力量”。
3. 时代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需适应数字化治理等新挑战,通过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如线上学习、项目化服务)激发党员活力。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实践,而党支部作为基层战斗堡垒,通过教育管理、组织动员和桥梁功能为党员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二者的协同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实践中需结合《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要求,持续优化党员教育机制与党支部职能创新,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