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词理解与运用
1.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帐篷(zhàng) 账簿(bù) 防御(yù)
B. 栖(xī)息 畜(xù)养 缰绳(jiāng)
C. 抽噎(yē) 蝎(xiē)子 栅(zhà)栏
D. 惆(chóu)怅 憎恶(wù) 藤蔓(màn)
答案:C
解析:A项“防御”应为“yù”;B项“栖”读“qī”;D项“蔓”多音字,此处应为“wàn”。(参考)
二、句子仿写与赏析
2. 仿写句子:
例句:“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仿写要求:用多感官描写(视觉+嗅觉)写一种植物。
示例:阳光下野菊花金灿灿的,白的透亮。微风拂过,一缕清苦的药香若有若无,不似茉莉浓烈,却叫人难忘,这是野菊。(参考)
三、阅读理解与主旨探究
3. 分析《丁香结》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丁香结象征人生中的愁怨或难题。作者认为人生应坦然面对困境,以豁达的心态化解“结”,才能活出精彩(参考)。
4. 《啄破硬壳》选段:
答案:成长需独立克服困难,外力干预可能适得其反。例如学习中的难题,需自主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参考)。
四、综合实践与写作
5. 小练笔:借鉴《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借物抒情手法,以“校园的梧桐树”为题,写一段话表达对校园生活的感情。
示例:校园的梧桐树,枝叶如撑开的绿伞。春日新芽初绽,秋日落叶铺金。它听过我们的晨读,看过我们的嬉戏,年轮里刻着光阴的故事(参考)。
五、拓展阅读与对比
6. 对比阅读:比较《丁香结》和《古诗词三首》中对“愁”的描写,分析古人今人情感表达的异同。
提示:古诗词中的“愁”多含蓄(如“芭蕉不展丁香结”),现代散文则更直白且强调积极化解(参考)。
答案解析与教学建议
如需完整教案或更多练习,可参考以下来源:
部编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