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800字(高中生))

admin12025-05-19 21:00:03

关键词 核心成就 数据支撑
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FAST天眼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55公里)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政策 2020年每分钟20人脱贫
科技创新 C919大飞机、5G技术 高铁里程全球第一(2.5万公里)

当银幕上港珠澳大桥的钢铁巨龙划破云层,当FAST天眼的银色巨碗收纳星辰,当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掠过山川,我的胸腔里激荡着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自豪。《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曲新时代的壮丽史诗,它以恢弘的镜头语言与细腻的人文叙事,将中国五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镌刻进每个观众的灵魂深处。

一、硬实力崛起:超级工程背后的国家意志

从港珠澳大桥的跨海奇迹到青藏铁路的高原天路,中国用钢筋铁骨在世界的版图上书写着“基建狂魔”的传奇。影片中,蓝鲸二号海上钻井平台在惊涛骇浪中巍然屹立,其作业水深突破3658米,刷新了人类深海勘探的极限,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挑战,更是中国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实证。正如英国BBC在纪录片中感叹:“中国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工程的边界。”

这些超级工程背后,是无数工程师与建设者用青春浇筑的丰碑。影片中一位桥梁总工程师的独白令人动容:“每一颗螺丝都要精确到微米级,因为我们建造的是百年工程。”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国质量”在全球产业链中脱颖而出的密码。数据显示,中国高铁的轨道平顺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80,这种极致追求让“中国标准”成为国际基建领域的黄金准则。

二、软实力浸润:脱贫攻坚中的民生温度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800字(高中生))

在硬核科技之外,影片用近1/3的篇幅聚焦精准扶贫。藏族扶贫女干部洛措的故事,展现了国家战略如何转化为个体的命运转折。她连续37次走访牧民家庭,用脚步丈量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这种“绣花功夫”式的扶贫实践,使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锐减至2020年的清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更值得关注的是,影片揭示了扶贫背后的制度创新。电商扶贫、生态补偿、易地搬迁等多元化路径,构建起“造血式”扶贫体系。例如贵州的“数据铁笼”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扶贫资金流向,确保每分钱都精准滴灌到贫困土壤。这种科技赋能下的社会治理,让“中国方案”展现出独特的制度优势。

三、全球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让中国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影片中,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里,中国技术助力当地建立起完整的皮革产业链,工人月薪达到该国平均水平的2.5倍。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模式,与历史上的殖民掠夺形成鲜明对比,彰显着“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的贡献同样耀眼。也门撤侨行动中,临沂舰舰长“祖国接你们回家”的宣言,让海外游子热泪盈眶;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向150多个国家提供抗疫援助,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重构着国际道义的话语体系。正如《》所言:“中国强起来的主旋律,本质是人民强与国家强的辩证统一。”

四、精神图谱: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方位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800字(高中生))

作为高中生,影片中最触动我的,是FAST工程师南仁东临终前的采访片段。他22年扎根深山,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天眼”建设,用生命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信仰力量。这种精神传承,在“Z世代”中迸发出新的活力——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1岁,量子科学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70%,青年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这代人肩负着特殊使命。影片中,扶贫干部、科研工作者、基层教师等平凡英雄的身影,昭示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重塑世界格局时,青年一代不仅要成为技术的使用者,更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价值的引领者。

回望影片结尾那组震撼人心的航拍镜头:从雪域高原到南海岛礁,从城市天际线到乡村新貌,这片土地上每天都在诞生新的传奇。《厉害了,我的国》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民族自豪感的升腾,更是清醒认知:大国崛起之路从无坦途,每一个“厉害”的瞬间,都是亿万个体奋斗的结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中国故事”。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的启示(可对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数据)
  • 超级工程的社会成本与生态效益平衡机制(参考港珠澳大桥环保措施)
  • Z世代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角色嬗变(结合社交媒体话语分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