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的歇后语
1.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比喻事物难以持久,常见于形容短暂或不可靠的现象)
2.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既指兔子为隐藏巢穴不破坏周边环境,也比喻不侵害亲近之人的利益)
3. 不倒翁骑兔子——没个老实劲儿
(形容人做事浮躁不踏实)
4. 兔子急了还咬人
(喻示弱者被逼到绝境也会反抗)
5. 兔子跟着月亮跑——沾光
(借他人之势得利,含调侃意味)
6. 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
(表示某事无关紧要,有无均可)
7.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比喻能力与目标不匹配,难以施展)
8. 兔子戴笼头——算啥牲口
(讽刺不伦不类的行为或身份)
9. 乌龟撵兔子——越赶越远
(形容差距无法弥补,追赶无望)
10. 兔子钻狗洞——过得去
(勉强应付或过关,含无奈之意)
二、关于兔的俗语
1. 不见兔子不撒鹰
(强调行动前需明确目标或利益,避免盲目)
2. 兔子回头凶似虎
(表面温顺者被激怒后可能爆发强大力量)
3. 兔儿满山跑,回来归旧窝
(比喻人无论漂泊多远终会回归故乡)
4. 媒人的嘴,兔子的腿
(讽刺媒人能说会道,如同兔子般行动迅速)
5. 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
(强调不同个体或群体生存方式各异)
6. 割草打兔子——捎带的事
(指顺带完成额外任务,一举两得)
7. 下坡里撵乏兔儿
(趁人之危或利用他人弱点谋利,含贬义)
8. 狡兔三窟
(比喻聪明人预先准备多条退路)
9.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同类遭遇不幸而引发共鸣与感伤)
10. 兔子不点灯——自亮
(形容无需外力,自身具备优势)
文化背景与寓意
兔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机敏、温顺与吉祥。例如玉兔捣药的传说,以及“兔年送财”的民俗寓意。歇后语和俗语通过生动比喻,既传递生活哲理,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观察的智慧。如需更多内容,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