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学生党支部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效
1. 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深化

全年组织专题学习会12次,覆盖党员及积极分子500余人次,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通过专题讲座、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如组织参观焦裕禄纪念园)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
开展“青年党员讲党史”活动,以微党课、线上知识竞赛等创新形式提升学习参与度,线上学习平台累计访问量达2000余次。
2. 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规范推进
严格党员发展流程,全年发展预备党员30名,转正预备党员2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0名,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落实到位。
实施“党员先锋岗”制度,设立学业帮扶、志愿服务等岗位,党员累计参与志愿服务300余小时,覆盖社区服务、校园环境维护等10余个项目。
3.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推动“党建+学业”模式,组织党员牵头成立科研互助小组,助力学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8项。
联合校内外单位开展“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党史情景剧展演、红色经典诵读等,参与师生超1000人次。
4. 支部组织力显著提升
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6次,民主评议党员覆盖率达100%,整改问题清单15项。
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划分宿舍、班级责任网格,党员带头解决学生实际问题40余件,如考研经验分享、心理疏导等。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 理论学习深度不足:部分党员学习主动性不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待提升。
2. 活动创新性不够: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青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3. 服务覆盖面有限:志愿服务多集中于校内,社会服务项目较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未充分延伸至校外。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
1. 深化理论学习机制
开展“学思践悟”专项行动,每月组织1次专题研讨,推行“党员领学+分组讨论”模式,强化学习实效性。
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每日一学”专栏,推送党史故事、政策解读等内容,扩大理论学习覆盖面。
2. 创新教育载体
策划“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如红色剧本杀、VR党史体验等,增强活动吸引力。
与地方党支部共建“红色实践基地”,组织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实践项目。
二、优化组织建设,提升队伍活力
1. 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完善积极分子培养考核体系,增加实践服务时长(≥20小时)作为发展硬性指标。
建立“党员成长档案”,全程记录思想汇报、志愿服务等表现,作为评优评先依据。
2. 加强党员日常管理
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从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学业表现等维度量化考核,定期公示结果。
每季度开展1次“党员示范岗”评选,树立典型榜样,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三、深化服务实践,彰显责任担当
1. 拓展服务外延
打造“党员+”服务品牌,联合社区开展“周末课堂”“助老科技帮扶”等长期项目,每年服务不少于10次。
设立“学业领航计划”,由党员牵头组建学科帮扶小组,覆盖挂科率较高的专业课程。
2. 强化校地联动
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共建“党建联盟”,开展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合作,助力学生职业发展。
四、推进品牌建设,扩大党建影响力
1. 创建“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如“红色科创工作室”“党史宣讲团”等,形成可推广的党建案例。
2. 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展示支部活动成果,提升党建品牌知名度。
总结与展望
2025年,学生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引领、服务育人”为核心,聚焦问题整改,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有为青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