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谨与幽默并存的语文老师为例)
一、开篇点题:用比喻引出人物
老师是春日的细雨,无声浸润知识的土壤;是夏夜的星光,指引迷茫的心找到方向。在众多老师中,我最爱的,是那位既严谨又风趣的语文老师——陈老师。她像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总能把枯燥的文字变成鲜活的故事,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二、外貌与性格:细节中见特点
陈老师身材高挑,总爱穿素色的长裙,齐肩的短发衬得她格外干练。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当我们认真听讲时,她的目光像温柔的月光;若有同学走神,那目光又化作利剑,轻轻一扫便让人立刻坐正。她的嘴角常挂着浅浅的笑意,仿佛藏着无数待解的谜题。
三、典型事例:严谨与幽默的结合
1. 课堂上的“一字千金”
一次课上,陈老师讲解《将相和》时,突然停下问:“‘负荆请罪’的‘荆’字为什么是草字头?”见无人应答,她转身画了一幅简笔画:一个人背着荆棘,刺得龇牙咧嘴。全班哄堂大笑中,她正色道:“荆条是带刺的植物,古人用它表示诚意。写字如做人,一笔一画都要严谨。”从此,我们连标点符号都不敢马虎。
2. 作文本上的“彩虹批注”
我的作文曾被陈老师批得“体无完肤”。她不仅用红笔圈出错别字,还在空白处画上表情包:一个流泪的小人旁写着“此处需疗伤”,又在精彩句旁画星星,标注“此句可摘星辰”。这样的批改让我既羞愧又感动,从此写作时总多读三遍。
3. 课间十分钟的“段子手”
陈老师常在课间讲文史趣闻。比如提到李白,她会模仿古人捋胡子:“要是李白有朋友圈,定会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毕竟他喝多了连影子都当朋友!”笑声中,我们记住了盛唐的风流。
四、情感升华:师恩如海,润物无声
陈老师曾说:“文字是心灵的镜子,你们写的每一笔,都在雕刻未来的自己。”如今,我的作文从“流水账”变成范文,总想起她灯下批改的身影。她像一座桥梁,让我们从拼音的此岸,走向文学的彼岸。
五、结尾:诗意抒情,呼应主题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陈老师用严谨治学的态度教会我们敬畏知识,用幽默智慧的语言点亮求知的热忱。她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师者,更是用爱与匠心浇灌幼苗的园丁。这份师生情,如同墨香,历久弥新;这份敬爱,将永远镌刻在我成长的年轮里。
写作技巧参考:
情感:通过具体事件自然流露感恩,避免空洞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