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3观后感-《榜样》观后心得体会

admin12025-07-10 03:55:03

《榜样3》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专题节目,通过展现宋书声、贺星龙、李元敏等优秀员的先进事迹,诠释了人的信仰与担当。以下结合节目内容与多篇观后心得,从不同角度总结观后感悟:

一、榜样精神的核心:信仰与坚守

1. 真理的追随者

资深翻译家宋书声用一生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他翻译《宣言》时精益求精,将党的理论传播视为毕生使命,坦言“党就是我的家”。这种对信仰的纯粹追求,展现了人“甘为真理付韶光”的精神底色。

2. 平凡的伟大

乡村医生贺星龙18年如一日骑摩托车为村民看病,甚至垫付医药费。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医者仁心”,更揭示了“坚守清贫”背后的责任与初心。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忧道不忧贫”,贺星龙用行动证明了信仰高于物质。

3. 集体的力量

国测一大队用生命丈量祖国山河,吴昭璞为保护队友和测绘数据牺牲自己。他们的事迹展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崇高,印证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观。

二、榜样事迹的启示:行动与担当

1.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李元敏带领盖买村脱贫致富,从修路到兴产业,她以“幸福都是干出来的”为信条,展现了基层干部“以心换心”的实干精神。朱仁斌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将鲁家村打造成“美丽乡村”,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开拓意识。

2. 科技报国,创新突破

北斗专家王淑芳放弃高薪投身科研,20年未陪父母终老,以“北斗精神”推动中国导航技术从追赶到领先;赵忠贤在高温超导领域从零突破,让中国从“追随者”变为“领跑者”。他们的选择彰显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3. 无畏牺牲,守护安宁

缉毒英雄印春荣在刀尖上行走,以血肉之躯捍卫人民安全。他的故事让人深刻理解“岁月静好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三、心得体会:践行榜样力量

1.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节目中的榜样无一例外地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这提醒我们,党员的初心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承诺。如贺星龙所言:“能为乡亲们服务,活得有价值”。

2. 对标差距,自我革新

许多观后感提到“榜样是一面镜子”,照见自身不足。基层干部需学习李元敏的“无我”境界,教育工作者需效仿支月英的坚守(《榜样》系列其他节目中的教师榜样),在平凡岗位中创造价值。

3. 实干为要,久久为功

榜样们用数十年坚持证明,伟大出自平凡。新时代的党员应摒弃浮躁,以“螺丝钉”精神扎根事业,如国测一大队般“用脚步丈量信仰”,在实干中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四、榜样的时代意义

《榜样3》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它用鲜活的故事告诉观众: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对信仰的执着、对人民的赤诚、对责任的担当。正如节目开篇所言:“一面旗,一群人,一段路”,榜样精神将激励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榜样3观后感-《榜样》观后心得体会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