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哀思与祭奠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清明微雨中,行人的孤寂与愁绪跃然纸上,成为千古绝唱。
2.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日对酒》
以纸灰、泪血喻祭扫场景,悲怆中蕴含对生死的思考。
3.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描绘清明扫墓的普遍景象,展现传统习俗的肃穆。
4.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以花树映衬荒冢,道尽生死别离的永恒主题。
二、春景与生机
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写清明踏青的盛况,展现春光的明媚与游人的欢愉。
2.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程颢《郊行即事》
郊游时春山碧野的辽阔,体现清明时节的生机盎然。
3.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以“燃”字形容花绚烂,动静结合间勾勒春意。
4.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
短暂春雨与红杏相映,捕捉清明时节的细腻之美。
三、哲思与人生
1.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清明日对酒》
劝诫珍惜当下,以豁达态度面对生死。
2.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寒士清贫的清明写照,却在读书灯下寄托超脱心境。
3.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
借古讽今,感慨无论贤愚终归尘土,蕴含世事无常之叹。
4.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曹组《忆少年》
羁旅之愁与节日孤寂交织,道出漂泊者的无奈。
四、民俗与生活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寒食节(与清明关联)的禁火习俗与春城飞花的盛景。
2.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韦庄《长安清明》
写唐代宫廷赐新火的习俗,反映清明与寒食的文化融合。
3.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孟浩然《清明即事》
描绘清明时节车马喧闹、柳色青翠的市井生活图景。
五、其他佳句
以上诗句或哀婉、或明丽、或深邃,既展现了清明作为祭扫节日的肃穆,也捕捉了其作为春季节气的生机。更多完整诗作可参考来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