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单位简介
1. 实习目的
通过深入煤矿生产一线,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升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及现代化矿井建设的认知。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对煤矿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
2. 实习单位简介
本次实践单位为内蒙古乌海市平沟煤矿,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该矿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技术改造后核定年产能达135万吨,实现了采煤机械化率100%和智能化系统全覆盖。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配备KJ66N-F安全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及瓦斯抽放系统,是西部煤炭系统中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标杆矿井。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1. 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
2. 矿井参观与技术学习
参观综采工作面,学习液压支架支护、刮板输送机运输等工艺。矿井采用“一井一面”集约化生产模式,配备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装备,显著提升效率。
矿井安装高效斜管浓缩机和移动注氮系统,通过湿式作业、喷雾降尘等技术降低煤尘浓度,预防矽肺病和爆炸风险。
参与机电设备检修,学习设备选型标准(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及智能化巡检流程,如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3. 安全监察与法规实践
跟随安全监察员检查矿井通风、瓦斯监测、防火设施等,学习《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中关于事故预防、应急响应及责任追究的具体要求。
参与一起运输皮带断裂事故的调查,发现原因为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换。通过整改,完善了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三、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1. 现存问题
2. 改进建议
四、个人体会与职业反思
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参与瓦斯抽放系统调试,深刻体会到课本中“通风负压”概念的实际应用,认识到精准数据对安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
2. 责任意识的提升
在井下目睹矿工高强度作业环境后,深感煤矿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未来职业规划中,将致力于推动矿山智能化以减少人力风险。
3. 行业发展的思考
煤炭行业正从“高碳能源”向“清洁利用”转型,如平沟煤矿的瓦斯发电项目,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发展的结合。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践让我全面认识了煤矿生产的复杂性与科技化趋势。尽管行业面临安全、环保等多重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如智能化采煤)、管理升级(如ESG体系)及政策引导(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企业正逐步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的从业者,我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为推动煤炭工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字数统计:约3000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