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材料与核心立意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引用萧伯纳的名言,通过对比两种思维方式——“看到已发生的事问‘为什么会这样’”与“梦想未发生的事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探讨反思过去与创新未来的关系。材料要求考生从“批判性思维”“理想与现实”“变革与突破”等角度切入,强调对未来的探索精神。
2. 写作方向与专家建议
辩证分析:需兼顾两种态度——对过去的理性反思(如总结经验教训)与对未来的积极创造(如创新、改革)。例如,可结合历史案例(如科技突破)或社会现象(如“中国梦”的提出)展开论述。
联系现实:题目虽未直接提及“中国梦”,但隐含对青年责任与时代使命的思考。例如,考生可通过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角度,强调“追问未来”对推动文明进步的意义。
批判性思维:命题未预设立场,允许考生挑战萧伯纳的观点。例如,可论证“反思过去”同样重要,如“以史为鉴”的智慧。
3. 高分范文参考
一篇优秀作文《光芒背后的坚韧——记钢琴家郎朗》以郎朗的奋斗史为例,紧扣“追问未来”的主题,突出坚持与突破的重要性。文中通过“童年苦练”“面对挫折”“国际成就”等细节,展现了从“为什么不能”到“我能”的升华。

二、高考语文如何突破110分?
1. 难点分析
基础知识:字音字形、病句修改等需长期积累,易因细节失分。
阅读理解:
现代文:科学类文本(如2013年安徽卷关于“科学思维与”的论述)需逻辑分析能力。
文言文:实词虚词、翻译题难度较高(如2013年安徽卷《说苑·奉使》中“椎结箕踞”“蹶然起坐”等难点)。
作文:需兼顾立意深度、结构严谨与语言文采,发展等级(如“深刻”“有创新”)较难突破。
2. 突破策略
基础知识强化:每日定量练习病句、成语、默写,整理易错点。
阅读能力提升:
现代文:分题型训练(如论证思路分析、观点概括),结合真题总结答题模板。
文言文:精读《史记》《资治通鉴》选段,积累高频实词(如“谢”“蹶然”等)。
作文高分技巧:
立意:多角度思考材料,如从“个体创新”延伸到“国家发展”。
结构:采用“引-议-联-结”模式,分论点层层递进。
素材:积累跨界案例(如科学家、艺术家、改革者),增强说服力。
模拟训练与复盘:每周限时完成一套真题,重点分析失分点(如审题偏差、语言冗余)。
2013年安徽作文题以哲学思辨为核心,要求考生在历史与未来间找到平衡点;而高考语文突破110分需系统规划,针对薄弱环节精准提升,尤其是阅读逻辑与作文深度。参考历年真题解析(如网页1、25、33)和学霸经验(如网页78),结合科学训练方法,可显著提高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