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童年的“魔法棒”
开头:
童年的记忆像一串珍珠,每一颗都闪烁着天真的光芒。其中一颗最亮的珍珠,是七岁时我和弟弟用烟花“孵小鸡”的趣事,每每想起都让我忍俊不禁。
正文:
那年除夕,爸爸带回一箱烟花。弟弟举着根细长的“仙女棒”,兴奋地喊:“姐,这根能孵小鸡!”我半信半疑,却被他拉进院子。他煞有介事地将烟花插在雪堆里,点燃后火花四溅,像金色的星星落进雪地。弟弟蹲在旁边,模仿母鸡“咕咕”叫:“小鸡快破壳!”十分钟后,雪堆毫无动静,他却从兜里掏出一颗煮鸡蛋,悄悄埋进雪里,大喊:“孵出来了!”我笑得直不起腰,他却认真地说:“烟花有魔法,雪是冰箱,能保鲜!”
这场闹剧以妈妈发现“雪地鸡蛋”告终。她哭笑不得地解释:“烟花只能照亮夜空,孵小鸡需要温度。”但那天,我和弟弟举着烟花在院子里奔跑,仿佛真的握住了魔法棒,连寒风都变得温暖。
结尾:
如今,每当我看到烟花,总会想起那个天真的夜晚。原来童年的“魔法”不在于科学,而在于我们相信奇迹的眼睛。
作文《他死了》
题目:梧桐树下的告别
开头:
老巷口的梧桐树死了。
它曾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春天抽芽,夏天遮荫,秋天落叶被我们踩得“沙沙”响,冬天枯枝上总挂满冰凌。可去年深秋,它的叶子突然枯黄卷曲,像老人布满皱纹的手。
正文:
园林工人说它得了虫病。“救不活了,根系全烂了。”电锯轰鸣的那天,我和伙伴们紧紧攥着捡来的梧桐果,看着它轰然倒地。树干内部布满蜂窝状的虫洞,蚂蚁排成长队仓皇逃窜。隔壁张爷爷蹲下身,摸着年轮喃喃:“我嫁过来时它才碗口粗…”
最难过的是王奶奶。她每天清晨在树下打太极,总把馒头掰碎喂麻雀。树倒后,麻雀群在废墟上盘旋哀鸣,像在举行一场葬礼。王奶奶红着眼眶说:“它们找不到家了。”
结尾:
开春时,人们在树坑种下棵小枫树。但每当我路过,仍会想起梧桐树婆娑的影子。原来生命的消逝不是终点,它教会我们:有些存在,会成为土壤里的养料,滋养新的成长。
写作启示
1. 细节描写:用“雪地埋鸡蛋”“年轮上的虫洞”等具象画面增强代入感;
2. 情感递进:从天真烂漫到感悟生命,通过“麻雀哀鸣”“新树发芽”等意象深化主题;
3. 避免虚构悲剧:以植物死亡隐喻生命轮回,比编造亲人离世更真实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