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诗歌—关于赞美劳动的古诗

admin72025-03-29 15:53:19

一、田园躬耕:劳动的质朴与诗意

1.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以归隐者的视角,描绘了种豆南山、披星戴月的农耕生活。诗中“带月荷锄归”一句,将辛劳化为诗意,表达了对自然与劳动和谐共生的向往,展现了中国文人“躬耕自足”的理想。

2.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此诗以白描手法呈现宋代农村的全景式劳动图:男女分工协作,孩童模仿劳作,展现劳动代代相传的传承之美,语言质朴却充满生活气息。

二、民生疾苦:劳动者的艰辛与坚韧

1. 《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以烈日下的汗水警示粮食珍贵,后者揭露丰收背后的阶级剥削,语言直击人心,成为古代劳动悲歌的代表。

2. 《卖炭翁》·白居易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通过老翁伐薪烧炭、宫市掠夺的叙事,控诉统治阶层对劳动者的压迫。细节描写(如“心忧炭贱愿天寒”)深刻展现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

三、劳动之美:技艺与协作的赞歌

1. 《秋浦歌·其十四》·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罕见地以冶炼工人为主角,描绘炉火映天的壮丽场景。“赧郎明月夜”中“赧郎”一词,既写工人被炉火映红的脸庞,亦暗含对其坚毅精神的赞美。

2. 《插秧歌》·杨万里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将农具比作铠甲,把雨中插秧的农人比作战士,以战争喻农事,凸显劳动的紧张与神圣,语言诙谐而充满力量。

四、自然与劳动的交响:乡村生活画卷

1. 《乡村四月》·翁卷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以“绿遍山原”“子规声雨”为背景,展现江南农忙时节的生机。动静结合的画面中,劳动与自然融为一体。

关于劳动的诗歌—关于赞美劳动的古诗

2. 《诗经·芣苢》·无名氏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通过“采、有、掇、捋”等动词的复沓,形成劳动节奏的韵律美,再现先秦妇女集体采摘的欢快场景,被誉为“天籁之诗”。

五、哲理与反思:劳动的价值启示

  • 《观刈麦》·白居易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刻画农民抢收小麦的矛盾心理:既疲惫不堪,又珍惜农时。结尾“念此私自愧”引发对阶级差异的深刻反思,体现知识分子的自省。

    总结:这些诗歌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劳动的价值——或赞美田园的诗意栖居,或同情民生的艰辛,或歌颂技艺的精湛。它们不仅是古代社会的缩影,更传递着“劳动创造文明”的永恒主题。如需完整诗单或深入解读,可参考文末来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