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至两汉时期
1.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18岁随卫青出征匈奴,率800骑兵突袭斩敌2000余人,封冠军侯。他拒绝汉武帝赐府第,留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24岁早逝后葬于茂陵旁,形似祁连山以彰功绩。
2. 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降,被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19年,归汉时须发尽白,成为气节象征。
3. 荆轲:图穷匕见刺秦王
战国末期,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献图时现,行刺未果而亡。其“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流传千古。
4. 屈原:投江殉国留《离骚》
楚国诗人屈原主张联齐抗秦,遭贵族排挤流放,秦破郢都后投汨罗江自尽,留下《离骚》《九章》等诗篇。
5. 王昭君:和亲匈奴促和平
汉元帝时,王昭君自愿嫁匈奴单于,促进汉匈60年和平,传播中原文化,被匈奴尊为“神仙”。
二、三国至隋唐时期
6. 关羽:忠义无双过五关
关羽为寻刘备,护送嫂嫂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镇守荆州威震华夏,成为忠义化身。
7. 诸葛亮:草船借箭与鞠躬尽瘁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智谋传世,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
8. 郭子仪与李光弼:冰释前嫌共抗叛军
唐朝名将郭子仪与李光弼曾有私怨,安史之乱中摒弃前嫌联手平叛,成就“将帅一心”的佳话。
9. 班超:投笔从戎定西域
东汉班超弃文从武,率36人出使西域,以智勇平定鄯善、于阗等国,稳定边疆三十余年。
10. 文天祥:正气歌中显气节
南宋文天祥抗元被俘,拒降三年,狱中作《正气歌》,临刑前怒斥劝降者:“死便死,何言鬼语!”。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
11. 岳飞:十年抗金功败垂成
岳飞率岳家军北伐至朱仙镇,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含恨写下“天日昭昭”,以“莫须有”罪名被害。
12. 辛弃疾:壮志未酬《美芹十论》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献《美芹十论》分析抗金战略,虽未被采纳,词作中仍充满忧国情怀。
13. 李定国:南明最后的脊梁
明末抗清名将,转战西南,临终嘱子“宁死荒野不降清”,客死他乡仍坚守气节。
14. 郑成功:抗清到底
明末驱逐荷兰殖民者,以海岛为基地坚持抗清,临终前仍高呼“无面目见先帝”。
15. 于谦:北京保卫战挽危局
明朝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力主抗敌,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后遭诬陷被害。
四、其他著名人物
16. 姜子牙:八十垂钓遇文王
姜子牙72岁渭水垂钓遇周文王,辅佐灭商建周,著《六韬》影响后世军事思想。
17. 范仲淹:先忧后乐济天下
北宋名臣范仲淹推行新政,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兴办义学惠及百姓。
18. 孙膑:围魏救赵破庞涓
战国军事家孙膑被庞涓陷害致残,桂陵之战以“围魏救赵”大败魏军,著《孙膑兵法》。
19. 信陵君:窃符救赵退秦兵
战国四公子之一,盗虎符率军救赵,破秦军于邯郸城下,晚年抑郁而终。
20. 项羽:乌江自刎别虞姬
西楚霸王巨鹿破秦,却败于刘邦,垓下之战自刎乌江,留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悲歌。
引用来源
如需更完整故事或具体人物细节,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