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标准
1. 整体结构
可行性报告一般由封面、封二(可选)、目录、正文、附录、附件、封底组成,需遵循以下规范:
封面:项目名称用小1号宋体加粗,“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黑体小初号,单位名称和日期分别用3号黑体/宋体加粗和3号宋体。
目录:自动生成目录(Word功能),正文目录层级不超过三级,附件目录左顶格标注。
正文:按章节分层(不超过四层),正文内容用小四或宋体/仿宋,图表标题用五号宋体。
2. 排版细节
页边距:上下2.5cm,左右2.5cm(右可缩至2.0cm);页眉1.7cm,页脚2.0cm。
页码:目录页用罗马数字,正文页用阿拉伯数字,居中显示。
行距:固定值22-24磅或1.25-1.5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0。
3. 图表与公式
编号规则:按章节分组(如“图3.5”表示第3章第5图),图表标题居中放置。
公式对齐:右对齐,公式编号以括号形式标注(如(2.4))。
4. 附录与附件
附录按“附录A、附录B”编号,装订于正文后;附件单独成册或编号为“附件1、附件2”。
5. 最新规范依据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3年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需涵盖项目背景、需求分析、技术方案、财务评价等内容,并注重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风险防控。
二、法律条文排版格式标准
1. 基础格式要求
字体字号: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正文小(行距22磅)或字(行距24磅)。
段落布局: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间距0.5行,标题间空一行。
2. 标题层级
层级划分:一级标题用“一、”加粗,二级用“1.”,三级用“(1)”,禁用自动编号。
标题标点:标题末尾加句号,正文强调处用加粗或下划线(避免斜体)。
3. 页眉页脚与引用
页眉:左侧列当事人信息,右侧标注案号;页脚页码格式为“1/N”。
引文规范:引文用脚注,注明法规全称、条文内容或案例信息(如“最高人民法院(2023)民终XX号”)。
4. 条文引用规则
顺序:按“条→款→项→目”引用,若某条无分款则直接写“第X条第X项”。
格式示例:正确写法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错误写法如“《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第一款”。
5. 特殊格式
日期与落款:日期用中文小写(如“二〇二四年”),落款右对齐,多行时以最长项为基准。
文件命名:格式为“文件名称-案件名称-日期版本-作者”(如“代理意见-XX案-20240329V1-张某”)。
三、关键差异与注意事项
| 类别 | 可行性报告 | 法律条文 |
|-|--||
| 核心目标 | 论证项目可行性,注重数据与技术细节 | 规范行为,强调逻辑严谨性 |
| 结构重点 | 技术方案、财务分析、风险评价 | 条款引用、当事人信息、法律依据 |

| 排版灵活性 | 允许附录和附件单独成册 | 严格统一格式,避免混用字体或层级 |
注意事项:
1. 可行性报告需结合行业特点调整内容(如工业项目侧重技术,公共服务项目侧重社会效益)。

2. 法律文件若超过5页需添加目录,且对外提交时需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准确性。
如需更详细的模板或案例,可参考国家发改委2023年《编写说明》或法律文书格式指引。